原標題:南通加入“搶人大戰”:高校畢業生“零門檻”落戶 領軍人才購房最高補貼150萬
本報記者 方超 石英婧 上海報道
杭州錢塘新區真金白銀攬人的熱度還未散去,又一座長三角城市官宣加入“搶人”大戰。
10月26日,南通人才工作網發布《中共南通市委 南通市人民政府印發〈關于實施高層次雙創人才倍增計劃 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等文件的通知》,其中,引起市場廣泛關注的則是南通放開落戶條件,高校畢業生落戶“零門檻”等。
對此,多位受訪專家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作為定位于上海大都市圈北翼門戶城市的南通,出臺人才新政一方面是應對當下各地特別是長三角地區愈來愈激烈的“搶人”大戰,另一方面也是服務于當地經濟轉型升級的切實需要。
人才落戶“零門檻”
高校畢業生落戶“零門檻”、領軍人才給予最高150萬元的一次性購房補貼等措施,讓南通“瞬間”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據南通人才工作網信息,此次人才新政由《關于實施高層次雙創人才倍增計劃 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關于進一步集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三個文件組成,而引起市場廣泛關注的則是關于高校畢業生落戶“零門檻”的政策規定。
根據《關于進一步集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中“一、提供職工基本安居保障”第一條顯示,南通放開落戶條件,對人才落戶“零門檻”,也即文件規定的對“具有全日制普通高校大專及以上學歷的應(往)屆畢業生,將戶口遷入我市城鎮地區的,取消住房、就業等條件限制,可先落戶后就業”。
經梳理可發現,不附帶住房、就業等條件限制的落戶規定,已是南通近年來最低的落戶門檻。
根據南通市政府官網發布的《市政府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顯示,此前落戶要求為“在市區有合法穩定住所,并在本市合法穩定就業,且參加本市城鎮社會保險滿1年的;在市區購買商品住房面積達60平方米以上,取得房屋產權證,并參加本市城鎮社會保險的”等。可見,當前南通落戶門檻已大為降低。
對此,上海中原地產分析師盧文曦表示,現在人才流動特點是從小城市往大城市流動,一線等更高級別的城市都紛紛出臺人才引進政策,相比之下,級別低的城市“如果再不出一些政策的話,那人口全部給大城市吸干了”,所以“肯定會有一些政策上的調整,盡量去留住一些人”。
南通大學江蘇長江經濟帶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楊鳳華則認為,南通出臺人才新政是經濟發展的切實需要,其認為南通擁有靠江靠??可虾5膬炘絽^位條件,而“如何把良好的區位優勢發揮出來,它就需要產業支撐,需要人才支撐,(所以需要)通過政策等吸引更多的人才”來到南通。
對于是否會吸引到足夠多的人才落戶南通,盧文曦對此表示,“能夠留到多少人,我覺得只要出臺相應的政策,具備一定吸引力的話,我相信會吸引一些人,就是至少是留在南通,不(去)往(級別)更高一點的城市。”
而10月27日《南通日報》頭版文章《激勵企業市場引才 推動人力資源集聚》也道出了人才政策出臺的背后原因,即為回應本地院校學生留通就業率偏低等問題,“市人社局局長凌建華說,政策還通過與滬寧蘇杭等地人才政策的互相彌補,形成差異化競爭格局,為南通吸引更多基礎性人才。”
除去“零門檻”落戶,上述政策還規定“實施綜合補貼制度”,其中規定,“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畢業生初次到我市企業就業或自主創業,參加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繳費滿6個月的”,可申領每月1000元的綜合補貼,最長不超過3年。
或刺激當地樓市?
除去人才落戶“零門檻”成為市場關注點以外,對來南通創業的領軍人才最高給予150萬元的一次性購房補貼也引起廣泛關注。
據此次發布的《關于實施高層次雙創人才倍增計劃 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顯示,對領軍人才來南通創業并“在通購房自住的,按《南通市江海英才計劃實施辦法》確定的人才層級”,給予40萬~150萬元的一次性購房補貼。
而一個月之前的9月26日,南通市政府官網曾發布《關于印發〈南通市通州區高層次人才享受生活津貼和購房補貼實施細則(試行)〉的通知》,其中提到“高層次人才在通州購買商品住宅自住的”,由區財政給予10萬~50萬元購房補貼(補貼不超過實際購房價)。
值得關注的則是,當前南通樓市保持較高的熱度,克而瑞數據顯示,9月份,南通商品住宅成交量為56.31萬平方米,同比上漲58.37%,而成交均價達到24004元/平方米,同比上漲32.41%。
購房補貼、人才“零門檻”落戶,是否會進一步刺激熱度不減的南通樓市?
盧文曦對此表示,“雖然(政策)本身的目的不一定是刺激樓市,但是我覺得從目前的觀察來看,樓市多多少少會受到一點正向作用”,在其看來,南通與上海距離近,經濟聯系緊密,包括當前南通的很多樓盤都緊跟上海熱點,“我覺得肯定是有經濟利好上的幫助,然后也會推動(房地產)市場的發展”。
楊鳳華認為,房地產市場發展與當地未來的潛力有很大關系,其認為“目前南通整體的發展形勢向好,比如新機場的建設,北沿江高鐵的建設,還有長三角一體化里面提出來的要打造長三角經濟帶戰略支點”,其認為發展形勢看好“可能也支持了本地房地產市場發展”。
但對于是否刺激南通樓市,其強調稱,“這個要看怎么來看,房價會不會進一步上升”,其認為“一個方面人才進來會有(購房)需求,但房地產(市場)供給上(如果)有保證的話”,則會抵消人口增長帶來的購房需求。
楊鳳華對記者進一步分析稱,“南通重點引進的這些專業高層次人才,它(是)與南通要打造的產業體系發展相關”,而人才新政出臺原因則是南通經濟轉型升級的需要,“主要是結合本地產業發展的需要,南通現在的提法叫3+3+N先進制造業體系,其中,3+3就包括一些優勢產業,比如說高端紡織、船舶海工,還有電子信息等”。
相關信息顯示,2016年,南通市提出要重點發展高端紡織、船舶海工、電子信息三大支柱產業,積極培育智能裝備、新材料、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車三大新興產業,加快構建“3+3+N”先進制造業體系。
此外,據《2019年南通市政府工作報告》顯示,2018年南通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427億元,增長7.2%,經濟總量位居江蘇第四,僅次于蘇州、南京及無錫等三個GDP萬億城市。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