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8月17日從財政部獲悉,目前,大規模留抵退稅集中退付任務已基本完成,今年以來累計退稅超2萬億元。隨著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落地見效和疫情防控取得積極成效,7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后同比增長2.6%,連續兩個月保持正增長;按自然口徑計算同比下降4.1%,降幅較上月明顯收窄。今年前7個月,證券交易印花稅收入同比增長11%。
今年前7個月,地區間財政收入增幅差別較大,能源資源類省份財政收入持續較快增長。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后,前7個月東部、中部、西部、東北地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幅分別為-1.3%、12.3%、16.2%、-4.5%。在東部地區,福建、山東、浙江、北京分別同比增長3.6%、3.6%、3.0%、0.2%。此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上海7月同比增長11.2%,為4月以來首次實現正增長。在中西部地區,山西、內蒙古、陜西、新疆分別同比增長40.8%、45.6%、32.0%、40.4%,延續了高增態勢。
對于7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后同比保持正增長,專家分析,這主要是由于工業增加值、服務業生產指數、企業利潤等主要經濟指標逐步回升,帶動相關稅種恢復性增長。按自然口徑計算,7月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下降4.1%,降幅比6月收窄6.4個百分點。前7個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后同比增長3.2%,按自然口徑計算同比下降9.2%,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個百分點。
從稅收收入來看,前7個月,全國稅收收入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后比上年同期增長0.7%,按自然口徑計算下降13.8%。其中,7月全國稅收收入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后下降0.8%,降幅較前幾個月明顯收窄。
從非稅收入來看,前7個月,非稅收入同比增長19.9%,增速較快。對此,業內人士解釋,這主要是受地方多渠道盤活閑置資產帶動,也與中央特殊因素收入入庫有關。其中,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收入增長30%,國有資本經營收入增長54%,兩項合計拉高地方非稅收入增幅12個百分點;原油價格上漲帶動石油特別收益金專項收入增加、按規定恢復征收的銀行保險業監管費收入入庫等特殊因素拉高中央非稅收入77個百分點。
支出方面,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增長持續加快,7月同比增長9.9%,前7個月同比增長6.4%,民生等重點領域支出得到有效保障。其中,前7個月交通運輸、科學技術支出快速增長,分別同比增長13.1%、20.5%。
財政部表示,下一步將會同有關部門繼續落實落細各項稅費支持政策,加大政策宣傳力度,嚴防嚴控騙稅風險,全面釋放政策紅利,全力以赴穩住宏觀經濟大盤,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