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段時間以來,債券市場出現大幅調整,導致不少銀行理財產品出現了回撤、負收益的情況。為緩解投資者的不安情緒、增強其對理財產品凈值化的認識,11月16日,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已有多家理財公司先后發文提醒投資者理性看待凈值波動。
11月16日,中銀理財發布致投資者的一封信表示,此次債券市場的回調原因,有近期寬松幅度暫不及市場預期帶來的資金面收斂和資金中樞邊際抬升,也有穩樓市政策持續出臺推動經濟恢復斜率預期抬升,還包括防疫政策優化提升市場風險偏好等方面。面對此次回調,中銀理財投研團隊堅持穩健策略,盡最大努力追求回撤控制,努力打造產品的韌性,力爭為投資者帶來更好的持有體驗;同時,也在密切跟蹤研究市場變化,積極爭取比較確定的投資機會,在調整中挖掘優質資產的長期投資價值。
中郵理財也在今日發文表示,理財產品主要投向存款、債券等固收類資產,債券價格受市場利率、宏觀經濟環境等因素的變化而產生波動,進而傳導到產品凈值。債券價格和市場利率呈反方向變化關系,當市場利率快速攀升時,債券價格下跌,理財產品凈值隨之下跌。無需太緊張產品短期的波動,可長期持有手上的純債類理財產品,靜待市場修復。當前權益市場性價比較高,投資者可在當前時點根據自身風險偏好,增加固收+理財產品的配置,以大類資產配置的方式應對單一債券市場的波動,力爭實現超額收益。
平安理財也曾在11月15日發文提醒投資者稱,買固收理財的投資者,其實無需太緊張產品短期的波動,可堅定持有手上的固收理財,靜待市場企穩。不過,短期固收理財近期雖較長期限影響較大,但拉長時間來看,待債市企穩,仍具流動性配置價值。新資金配置固收+,既能捕捉債券調整后收益率的提升效果,又能布局權益市場的長期價值,還能通過資產配置來優化整體波動。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