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160億出售南鋼聯、近40億出售招金礦業股份,幾個月來,復星國際持續進行一系列“瘦身”動作,令輿論頗為關注。
11月6日晚間,豫園股份(600655)宣布出售招金礦業6.54億股股份給紫金礦業,占招金礦業總股份的20.00%,交易總價款約合人民幣40.63億元。此前在10月19日,復星宣布將旗下南京南鋼鋼鐵聯合有限公司的60%股份作價160億出售給沙鋼集團。
200億出售非核心資產之外,復星之前還進行了一系列的減持動作,當時被輿論認為是復星“缺錢”,但當復星持續果斷退出一些非核心資產,再次令輿論感到困惑,單純從現金流管理來看,復星此舉似乎“用力過猛”,是否有其它的考慮?
“借勢”完成戰略調整
對南鋼聯和招金礦業,復星在本世紀初幾乎同時進入,此時又同時退出,背后玄機何在?
此次接連出售兩家公司,復星總回籠資金達200億元,從投資收益角度來無疑是成功的。不過一些分析人士認為,復星此舉不能用單純的投資邏輯來解釋:管控債務、夯實資金安全墊毋需多言;更重要的是,多次憑借對市場的敏銳嗅覺、成功穿越產業周期的復星,有借此“危機”進行戰略轉型的意圖,希望通過“瘦身健體”,退出鋼鐵等周期性賽道,聚焦家庭消費主業,在更高成長性的賽道實現發展。
南鋼聯和復星合作已有近20年,南鋼形成現代化的中厚板材和特鋼長材兩大生產體系,主體裝備達國際先進水平,全員勞動生產率、人均產鋼、經濟效益綜合指數均居行業前列,在創新驅動、全球化甚至ESG工作方面的表現都可圈可點,復星旗下產業資源、創新和全球化能力起到了實質性的助推作用。
在2004年招金礦業成立當年,復星即成為二股東,2006年底在港交所上市。十多年來,招金礦業成為國內頭部黃金生產商和黃金冶煉企業,擁有從勘探、開采、加工到冶煉為一體的完整、專業化黃金產業鏈,在海外金礦資產方面也屢有拓展,這些也離不開復星的賦能支持。
有知情人士透露,這次復星出售南鋼聯項目,交易中僅參與競標的意向買方就有近20家,復星優先選擇有助于企業長遠發展的合作伙伴,希望通過交易達成多贏結果。
南鋼聯進入沙鋼集團后,雙方業務高度互補,資源等方面無疑能產生深度的融通和協同;對于所在地江蘇省來說,兩大本地鋼企合并,實現優勢互補,將有助于江蘇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鋼鐵產業集群,實現江蘇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
而對于收購招金礦業,紫金礦業對媒體表示,公司和招金礦業均為大型黃金企業,在成為招金礦業第二大股東后,可充分發揮雙方優勢,提升企業的運營質量和管理效率,實現有效協同,有助于一步鞏固和提升公司在全球黃金行業的地位。
11月10日,復星國際董事長郭廣昌出現在上證交易所舉行的一個業績會上。復星旗下復星醫藥(600196)、豫園股份、南鋼股份(600282)、海南礦業(601969)在這里聯合舉行三季度業績說明會。他在講話中表示,“我們將在未來的五到十年迎來一個全新的發展機遇期?!睆托强春弥袊掷m發展、消費提升的機遇期,應是其此輪賽道調整的核心原因。
一些外資銀行近期也發布報告認為,復星對非核心資產的處置,在降低公司資產負債率、緩解流動性擔憂的同時,也將使得復星的資產組合變得更為簡單,更能專注于核心領域。
創新與全球化
實際上,復星提出產業聚焦戰略,其實已經有好幾年了,但從復星多元化的產業經營格局來看,進展并不順利。最近面對市場形勢,復星順勢完成產業調整,可謂向“產業聚焦”邁進了一大步。
如復星期待的那樣,在完成戰略調整后,復星如何把握新的發展機遇?
郭廣昌在上交所業績會上給出的答案是:“聚焦主業,加強創新,做好全球化。”
復星創業30年里,在醫藥大健康等領域持續加大科創投入。今年上半年,集團科創投入達人民幣46億元,同比增長21%。
圖注:復星凱特的奕凱達是國內首個獲批上市的CAR-T細胞治療產品,上市以來已在治療實踐和商業化方面取得了多個突破性進展,造福逾200位淋巴瘤患者。
長期積累的科創能力也持續結出碩果,例如在大健康領域,復星醫藥便將2022年中期業績增長的主要驅動因素歸因于新產品上市帶來的產品結構優化和銷售增長。復必泰(港澳臺市場)、漢利康、漢曲優、蘇可欣、漢斯狀等新產品和次新品收入占比超25%,僅漢曲優上半年的銷售收入就超過8億元人民幣。
近日,復星和德國BNT合作研發的復必泰mRNA新冠疫苗,于2021年年初,相繼在港澳臺地區開展接種,助力港澳臺同胞構筑防疫屏障。復必泰兒童及幼兒劑型均已相繼在港澳臺地區獲批;針對奧密克戎BA.4/BA.5的二價疫苗,也于2022年10月在臺灣地區獲批緊急使用。
今年8月,直觀復星總部及產業化基地項目醫療機器人(300024)制造·研發中心正式開工建設,將推進達芬奇等系列醫療機器人的研發應用,推動更多全球領先醫療科技及產品落地中國。
郭廣昌一直認為,在企業發展中,投資可以縮短追趕時間,運營可以提高財務表現,但唯有科創才能使企業在某方面形成全面超越,在行業形成引領。
近年來,因為疫情和地緣政治等原因,全球化持續遭遇“寒流”,但復星對全球化的堅持從未退卻。自2007年以來,復星在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積累了深厚的全球產業資源,形成了深度全球化能力和獨特的打法。目前全球化能力已經成為復星的核心競爭力,也是外界認知復星的一個重要“標簽”。
作為復星全球化戰略重要載體的復星旅游文化集團,今年前三季度營業額同比上升110%,復星旅文旗下的地中海俱樂部受益于疫情的持續改善,營業額已恢復到2019年同期的約96%,凈利潤大幅扭虧。
郭廣昌認為,復星的全球化戰略不只是把中國產品賣到海外,也不只是把海外產品賣到中國,更多是利用全球資源為家庭客戶創造價值。復星通過全球化的產業深度和人才廣度,深耕重點地區,實現生態內相互賦能和高速發展。
全球化和科創,成為復星聚焦家庭消費產業的重要抓手。在上交所業績會視頻講話中,郭廣昌表示,復星堅定全球化和創新的雙輪驅動發展策略,繼續扎根中國,放眼全球,未來要繼續加大創新研發投入,深耕實體經濟,深度融入雙循環發展格局,助力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學哲學出身的郭廣昌,經常提起的一句話是“危機往往是創新最大的動力來源,千萬不要錯過任何一次危機帶來的成長機會?!边@次復星的戰略調整,也是復星對郭廣昌這句話的一次具體實踐。
從長遠來看,中國的居民消費和內需市場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復星在完成戰略調整后,通過上述抓手實現產業發展新突破,有望穿越新一輪的經濟周期。(完)
關鍵詞: 招金礦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