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事件 公司2021 年實現營收39.92 億元,同比增加32.81%,凈利潤1.34億元,同比增加113.67%,2022 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8.41 億元,同比增加19.23%;歸母凈利潤1.55 億元,同比增加80.80%,整體業績維持較快增速,利潤端實現大幅增長。 簡評 疫情和原材料致短期業績承壓,下游需求旺盛未來業績可期由于行業下游持續高景氣以及公司產品技術的領先地位,近三年來,公司營業收入與歸母凈利潤持續增長。2019-2021 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22.93 億元、30.06 億元與39.92 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為14.71%、31.09%與32.81%,歸母凈利潤分別為0.45 億元、0.62 億元與1.34 億元,同比增長率分別為-28.64%、40.14%與113.67%。2022 年公司繼續保持穩定增長,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8.41 億元,同比增加19.23%;歸母凈利潤1.55 億元,同比增加80.80%。 盈利能力方面,公司近三年毛利率緩慢下滑,近三年分別為23.69%、21.39%和20.65%,22 年前三季度毛利率為19.90%(-2.75pcts),但公司的凈利率有所回升,2022 前三季度為6.69%(+1.65pcts),主要由于公司規模效應和降本增效成果顯著。2022前三季度期間費用為3.48 億元,同比-8.52%。期間費用率為12.25%(-23.28pcts)。其中,銷售費用為0.55 億元,同比-19.62%,費用率為1.93%(-0.93 pcts);管理費用為1.77 億元,同比-12.02%,費用率為6.21%(-2.21 pcts);研發費用為1.26 億元,同比+7.43%,費用率為4.43%(-0.49 pcts);財務費用為-0.09 億元,同比+65.54%,費用率為-0.32%(-0.09 pcts)。三年來費用率保持逐步下降態勢,彰顯公司治理成效。 公司軍民兩用產品業務以“導航控制和彈藥信息化技術”為主,涵蓋制導控制、導航控制、探測控制、環境控制、穩定控制、電臺及衛星通信、電連接器等產品和技術。公司繼續保持制導控制系統、導航控制系統的總裝調試、仿真檢測,探測控制系統設計、總裝調試、檢測,環控系統設計、總裝調試、檢測等關鍵核心技術和能力。 公司深耕導航控制領域,軍民雙驅筑造領先優勢公司主營產品為導航控制、彈藥信息化系統等,在制導控制、導航控制、探測控制等領域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公司以軍品二三四級配套為主,周期性與環境結合密切。公司的軍民兩用產品業務以“導航控制和彈藥信息化技術”為主,涵蓋制導控制、導航控制、探測控制、環境控制、穩定控制、電臺及衛星通信、電連接器等產品和技術,公司軍品以導航控制、彈藥信息化系統、短波電臺和衛星通信系統、軍用連接器等領域的整機、核心部件為主要產品;民用產品業務主要涉及專用車等高新技術產品研發及生產。 以制導控制為核心技術,下游需求快速增長 公司是以軍品二三四級配套為主的制造型企業,公司主要產品為導航控制與彈藥信息化系統,涵蓋制導控制、導航控制、探測控制、環境控制、穩定控制、電臺及衛星通信、電連接器等產品,該行業的周期性特點是與國際軍事、政治環境結合十分密切,容易受到國際局勢波動的影響,目前該行業處于發展上升階段。公司在制導控制、導航控制、探測控制、環境控制、穩定控制等領域處于國內領先地位。結合二十大報告中所強調的“加快武器裝備現代化”與“全面加強練兵備戰”等要求,在國際形勢瞬息萬變背景下,因此下游對于導航控制技術的精確制導武器有快速提升的需求,從而將進一步提高公司盈利水平。 加強研發提升核心競爭力,數字化制造能力持續提升公司在環境控制、電連接器等領域持續投入,提升自主研發能力。公司通信電臺系列產品先后中標某項目和某設備任務;公司進一步完善各生產線智能化、柔性化細節,持續用力打造更加敏捷高效、更加柔性智能、轉換能力強的先進制造平臺,不斷提升數字化制造能力;強化信息系統平臺的專業化、系統化,完善信息化條件,推進人機協同、數字孿生應用范圍,持續開展“基于數據驅動的智能工廠”基礎建設。 盈利預測與投資評級:公司優勢明顯未來發展景氣向好,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北方導航是國內制導控制領先企業,屬于兵器工業集團旗下制導系統上市公司。制導產品為制導導彈/彈藥中價值量較高的部分,未來將充分受益于下游需求提升和產業鏈邊際改善,有望打開長期增長空間。我們預計公司2022-2024 年營業收入分別為50.03、63.54、81.01 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25.32%、27.00%、27.50%。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00、2.86、3.90 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49.77%、42.75 %、36.50%,對應EPS 為0.13、0.19、0.26,PE 為77.92、52.42、38.42。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 1、宏觀經濟風險。國內宏觀經濟形勢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消費和投資增長勢頭減弱,外部不確定性仍然存在,受結構性調整和國內新冠疫情影響,經濟有下行壓力,外部不確定性可能會影響公司經營目標實現。 2、產品交付風險。受裝備建設任務持續增長和疫情常態化防控影響,供應鏈的保障供應能力可能存在配套不及時,影響生產組織的均衡性,同時需要保持產品質量的一致性和穩定性,可能對保質保量的產品交付產生影響。 3、技術研發風險。公司技術水平雖然國內領先,但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公司產品在質量和性能等方面,與國際知名企業產品也有一定差距;公司在技術開發的某些方面與專業基礎技術研究機構存在合作關系。 如果研發能力不能保證公司技術水平的持續性進步,那么公司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將會下降,甚至公司的生存與發展也將受到威脅?!久庳熉暶鳌勘疚膬H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關鍵詞:
同比增加
營業收入
衛星通信
公司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