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上海總站主辦的“中國城市數字經濟論壇·2022”于12月30日在上海國際傳媒港舉辦,這也是該論壇連續第三年舉辦。
在此背景下,“中國城市數字經濟論壇·2022”于2022年12月30日在上海以線上論壇形式舉辦。本屆論壇的主題是“數字經濟 城市未來”,活動邀請了數字經濟領域的專家學者及數字經濟企業代表,圍繞“數實融合助推高質量發展”“加快數字化轉型 打造現代化體系”以及“激活數據要素潛能 推動數據產業升級”等主題進行思想碰撞,發表真知灼見。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王志勤通過視頻參與活動,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華東分院院長廖運發、商湯科技副總裁張果琲、上海數據交易所總經理湯奇峰、德勤中國副首席執行官劉明華等嘉賓在活動現場分享了自己在數字經濟領域獲得的經驗,表達了對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的美好愿景。
與會嘉賓認為,近幾年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相互促進、相互融合,推動產業不斷轉型升級,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目前,數字經濟發展正在從消費領域走向產業領域,通過整個智能化生態賦能到所有行業,加快推動城市數字化轉型,成為經濟增長的新的內生動能。剛剛發布的《關于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也明確了數據成為新型生產要素,是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基礎,已快速融入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和社會服務管理等各環節,深刻改變著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社會治理方式。
本次論壇上重磅發布了《中國城市數字經濟發展報告2022》,這是該報告連續第三年發布。今年的報告,立足于更為完善的“城市數字經濟競爭力”指數評價系統,在收集測算相關數據的基礎上,從數字創新要素、數字基礎設施、核心數字產業、數字融合應用、數字經濟需求、數字政策環境六個維度,剖析數字經濟發展格局,以權威視角解讀數字經濟城市建設新圖景。《報告》對全國52個重點城市數字經濟競爭力水平進行量化分析的結果顯示,東部城市數字經濟競爭力整體水平較高。數字經濟競爭力指數排名前十五的城市中,東部地區占12席,中部地區占1席,西部地區占2席。其中,北京、上海、深圳位列前三甲,并分別穩居6個分指數首位。同時,各城市數字經濟發展道路各具特色。北京、上海、深圳等綜合引領型城市,數字技術、人才等創新能力強,正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數字經濟發展高地。廣州、杭州、南京等特色開拓型城市,在細分領域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成為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我國大多數城市,如烏蘭察布、南寧等潛力提升型城市,依托資源稟賦、區位優勢等,發展特色產業,推動地方經濟實現快速發展。
“中國城市數字經濟風云榜”也在本次論壇上揭曉,風云榜獎項包括:中國城市數字經濟先鋒獎、航標工廠以及年度數字經濟開拓創新案例。在繼續關注城市數字經濟發展的引領作用之外,今年風云榜也著眼于實體經濟的創新發展和數字化轉型,開拓性設立“航標工廠”及“年度數字經濟開拓創新案例”兩個獎項。航標工廠著重針對流程制造與離散制造兩個領域進行評選;年度數字經濟開拓創新案例,重點關注在數字經濟關鍵領域勇于創新、敢為人先,起到引領、推動作用的平臺、系統及企業經典案例。
【廣告】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廣告,相關素材由廣告主提供,廣告主對本廣告內容的真實性負責。本網發布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廣告內容僅供讀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