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月11日,滬指跌0.24%,報3161.84點。兩市主力資金凈流出229.92億元,創業板主力資金凈流出45.52億元;北上資金全天凈買入76.14億元。
主力資金流向來看,主力增持煤炭、房地產等板塊,減持證券、軟件開發、汽車零部件等板塊。煤炭凈流入9億元,兗礦能源、中國神華、陜西黑貓(601015)凈流入超1億元。
截止收盤,陜西黑貓、鄭州煤電(600121)漲停,潞安環能(601699)、兗礦能源、山煤國際(600546)上漲超7%以上,晉控煤業、中煤能源、中國神華跟漲。
消息面上,中國鋼鐵企業最近開始恢復從澳大利亞進口煤炭,第一批澳大利亞煤炭預計將于2月下旬抵達。煤炭資源網報道,印尼發布2023年1月動力煤參考價再次突破300美元/噸,環比漲幅8.43%。另外,據媒體報道,臨近春節,國內煤炭主產地中小型煤礦逐漸開始停產放假。
信達證券1月11日研報指出,當前仍處于全球新一輪由產能周期為根本、貨幣超發為助推的能源大通脹初期,國內煤炭供給周期性、結構性、區域性問題依然凸顯,需求彈性依舊,供給彈性不足,供需偏緊形勢或將持續整個“十四五”乃至“十五五”初期。繼續全面看多煤炭板塊,繼續建議關注煤炭的歷史性配置機遇。自下而上重點關注:一是內生外延增長空間大的兗礦能源、陜西煤業(601225)、廣匯能源(600256)等;二是資產重估提升空間大的煤炭國央企中國神華、中煤能源等;三是全球資源特殊稀缺的優質煉焦公司平煤股份(601666)、山西焦煤、盤江股份(600395)、淮北礦業(600985)等。
中泰證券研報指:煤炭價格已經企穩,需求復蘇積極做多。全球煤炭貿易再平衡大背景下,澳煤進口放開對國內供給沖擊有限,進口能否持續放量有待進一步跟蹤驗證。當前煤炭需求仍然是板塊投資的主要矛盾,伴隨經濟刺激政策持續發力,煤炭需求向好趨勢更加明確。
國信證券(002736)研報表示,從三個方面探討煤炭價格支撐,港口煤價的支撐在1000元/噸。神華上調產地煤炭外購價格,有助于穩定市場情緒。當前氣溫正常,過節效應顯著,整體需求較弱。2023年經濟復蘇預期較強,能源需求仍有韌性,維持行業“超配”評級。
其表示雖現實需求較弱,但地產預期、估值低估等因素仍有支撐,關注焦煤焦炭公司山西焦煤、平煤股份、淮北礦業、盤江股份、金能科技(603113);關注動力煤公司中國神華、中煤能源、陜西煤業以及轉型新能源的華陽股份、美錦能源(000723),關注煤機龍頭天地科技(600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