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1月13日訊(記者郭松嶠)2023年《上海市政府工作報告》顯示,未來五年,上??臻g布局進一步優化,主城區輻射帶動效應不斷增強,臨港新片區、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虹橋國際開放樞紐的對內對外開放兩個扇面樞紐作用持續提升,五個新城基本建成獨立綜合性節點城市,南北地區整體轉型發展取得明顯成效,鄉村振興全面推進,城鄉融合發展格局基本形成。上?!拔鍌€新城”接下來要在哪些方面發力?如何發揮上海在“長三角一體化” 上的引領作用?圍繞這些問題,財聯社專訪了華東師范大學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中國現代城市研究中心主任曾剛。
在曾剛看來,“五個新城”建設是上海承擔國家戰略、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載體,也是全市面向未來的重大戰略選擇,在發展當中要為上海的未來產業做出更大貢獻。他同時指出,未來“五個新城”要在服務功能方面借鑒浦東新區經驗,比如在政策方面,賦予其更多的經營自主權、綜合開發運營權。
(相關資料圖)
此外,他還表示,實施中國式現代化,長三角地區要做先行者,上海要發揮好龍頭帶動作用,上海的優勢是要通過市場的聯動機制,和其他城市聯合探索推進區域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新機制。
財聯社:在你看來,上海兩會報告對區域發展的論述,有哪些亮點?哪些表述值得關注?
曾剛:總體來看,上海市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致力于準確地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報告精神,其核心關鍵詞就是中國式現代化,明確提出上海要做中國式現代化的開拓先鋒,這也是上海政府工作報告的總體定調。近期全國各地陸續召開兩會,有的地方政府重視投資,有的地方政府重視生態,上海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有幾方面亮點。
一是在擴大對外開放方面,報告涉及的內容比較多,充分展示了上海作為我國對外交往中心之一的城市名片。二是提出十分重視上??苿撝行慕ㄔO,明確了建設重點任務,過去5年成績斐然,未來前景光明。三是提到上海要全面推進五個新城建設,并將服務長三角一體化。
總體來看,報告都是圍繞穩增長來進行謀劃。與去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相比,2023年的報告更加務實,注重如何抓落實。
財聯社:根據上海市政府工作報告,未來五年,上??臻g布局進一步優化,“五個新城”基本建成獨立綜合性節點城市。在你看來,上?!拔鍌€新城”在接下來一段時間要在哪些方面發力?
曾剛:“五個新城”建設是上海承擔國家戰略、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載體,也是全市面向未來的重大戰略選擇。“五個新城”在發展當中要為上海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發展做出更大貢獻。因此,“五個新城”需要鑒浦東新區經驗,在城市服務功能提升方面謀新篇、走新路。比如在政策方面,應該賦予其更多經營自主權、綜合開發運營權,而不是將工作重點過于集中在將市區研究院所、大學搬入新城,因為這樣做的結果雖然具有短期立竿見影之效,但長期輻射帶動作用有限。
舉個例子,深圳之所以成為享譽世界的現代化新城,不是因為廣東省給了深圳多少資源,而是給了深圳探索新體制新機制的自由,經濟特區進而吸引了全國乃至全球的優勢資源。浦東新區也是依靠特殊政策,吸引了國內外高端人才、知名企業、重要機構入駐,使浦東成為引領長三角地區發展的龍頭。
此外,“五個新城”應該為企業,特別是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企業,提供優質的投資環境條件,使之在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等領域發揮輻射帶動作用。
財聯社:如何發揮上海在“長三角一體化” 上的引領作用?
曾剛:此次上海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空間布局進一步優化,主城區輻射帶動效應不斷增強,臨港新片區、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虹橋國際開放樞紐的對內對外開放兩個扇面樞紐作用持續提升。推進上海大都市圈建設,持續提升G60科創走廊策源功能,推進沿滬寧產業創新帶發展。
此外,報告還提出深化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制度創新,全力推進水鄉客廳、西岑科創中心等一批重大項目建設,前瞻性突出。計劃通過建設高標準的、高起點的一體化示范區,通過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藍綠生態空間,通過挖掘江南文化特色,來建設最佳的生產、生活、生態共贏的環境和氛圍,吸引更多全球領先公司、重要機構、高端人才入駐,建設綠色協同發展的引領區、示范區。
實施中國式現代化,長三角地區要做先行者,上海要發揮好龍頭帶動作用,上海的優勢在于基于市場的聯動機制,與其他地區一道,共同探索跨區域共商共謀共建共管共享共贏的新機制。由于長三角各地在經濟發展、科技創新資源稟賦上差別較大,加大跨區域政產學研用金一體化力度勢在必行。也就是說,應該秉承“揭榜掛帥”原則,拓展強化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服務功能,充分發揮新型長三角社會組織作用,著力推進跨區域科技聯合攻關,做強做實區域一體化合作平臺,讓長三角巨大的區域一體化發展潛力惠澤新時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