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熱點事件】
國際管理咨詢公司羅蘭貝格22日發布的《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現狀與趨勢》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醫療器械市場規模預計達9582億元人民幣,近7年復合增速約17.5%,已躍升為除美國外的全球第二大市場。
從領域劃分看,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分為醫療設備、高值耗材、低值耗材與體外診斷四大細分領域。其中,醫療設備(指單獨或者組合使用于人體的儀器、設備、器具、材料等)占據最大市場份額,2021年醫療設備占比中國醫療器械整體市場規模約60%,整體市場規模超5000億元。
【券商觀點】
東方證券(600958)指出,多項政策密集出臺,醫療新基建持續加碼。自新冠疫情以來,我國基層衛生醫療機構的短板凸顯,政府陸續發布相關醫療基礎設施建設相關政策,醫療新基建將成為十四五期間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2023年相關政策有望持續加碼,推動醫療器械采購高峰期到來。2022年9月份提出的財政貼息支持政策由于疫情原因落地有限,預計春節后或將重新開啟推動。
財信證券表示,既往因疫情壓制的醫療需求將逐步回升,長期看國內醫療需求增長態勢不改,院內手術量(如因疫情后延的擇期手術)有望迎來回彈,院外消費醫療也將持續回溫;本輪醫療基建正如火如荼在全國鋪開,產能將陸續釋放,專項建設、設備采購訂單將逐漸兌現,同時,后疫情時代,全球加強公共衛生建設,也為國內醫療器械產品出海提供發展機遇,醫療器械行業國產替代、國際化進程持續加速。
財信證券進一步指出,院內需求方面,我們看好與可擇期進行的診療活動相關的、具備自主創新能力的醫療器械研發平臺化廠家;院外需求方面,在全民健康意識增強、人均收入持續增多背景下,我們關注疫情后期消費產品的需求復蘇;也看好受益于下游藥物研發高景氣、國產替代的體外診斷產業鏈上游廠家。
【概念股挖掘】
南微醫學(688029):內鏡診療耗材龍頭,國際化拓展穩步推進,深耕內鏡診療市場,第二曲線可視化產品已然成熟,核心產品一次性膽道鏡上市后持續高增,一次性支氣管鏡也已經開始試用和臨床改進。
我武生物(300357):國內唯一生產標準化舌下脫敏藥物的公司;脫敏藥物市場坡長雪厚,競爭格局優良,“塵螨+黃花蒿”滴劑雙核驅動,公司優勢明顯。
諾唯贊:兼具底層技術和原料開發能力以及終端產品拓展潛能的平臺型生命科學上游企業,平臺型的國產分子試劑龍頭,底層技術扎實,跨賽道拓展能力強。從產品和人才多個維度布局后疫情時代的發展,厚積薄發,未來成長空間廣闊。
開立醫療(300633):研發創新豐富產品管線,內鏡+超聲業務雙輪驅動釋放更大業績潛力,現金流水平改善明顯;高端彩超60平臺產品在國際市場取得較快增長。新產品與高端產品線布局逐步增加,顯現產品線規模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