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新一代信息技術對工業經濟帶來深刻變革,我國進入兩化融合新階段,應充分把握“智能+”這一重要發展方向,抓住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趨勢和機遇,推動我國工業實現數字化轉型。
兩化融合是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的交匯點。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轉型過渡既是一個系統性全面創新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演進的長期歷史進程。我國機械化、電氣化、自動化、信息化并存現象明顯。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是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中的交匯點,應發揮融合發展的疊加、聚合、倍增效應,堅定不移地推動制造業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發展,推動工業經濟向數字驅動型創新體系和發展模式轉變。
“智能+”是工業發展新階段的重要方向。兩化融合拓寬了工業機械化、電氣化、自動化的路線,賦能工業沿著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發展。數字化階段要實現制造基礎設施、制造企業的數字化、軟件化改造;網絡化階段要打破企業的組織和價值壁壘,實現大范圍按需動態配置制造資源;智能化階段最主要的是依據個性化需求深度挖掘和精準配置制造資源。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及其與制造業的持續滲透融合,在單元裝備、生產線、車間、企業、產業鏈等不同層次,智能制造正在由點及面、從易到難、分階段、分步驟實現創新突破。“智能+”是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高級階段的產物,也是工業發展的重要方向。
工業互聯網平臺是激發新動能的有效途徑。工業互聯網平臺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創新為引領,為傳統產業賦能,并促進各類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探索。工業互聯網平臺是工業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全面連接,帶動全社會制造資源網絡化動態配置,加速形成數據驅動的創新體系和發展模式,正成為全球制造業競爭的新焦點。相比于傳統經濟發展模式基于專業分工,通過土地、勞動力、資本等一般性生產要素的高投入追求規模經濟,工業互聯網基于人、機、物的互聯互通,激發技術、管理、數據等要素的潛能,提升社會化資源配置效率,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縮短研發創新周期,促進大規模生產向大規模定制轉變。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