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臺灣美國商會7日發布《2023臺灣白皮書》再度提到能源供應議題,建議臺灣政府需要采取迅速穩健的行動,才能確保環境永續及穩定能源供應。美商會也直言,去年向臺官方提出的102項建議,只有8項獲得解決。
美國商會表示,2022白皮書提出的102個議題,僅有8項議題獲得解決,包括協助觀光旅游業恢復民眾出境旅游產品銷售、放寬郵輪的防疫政策等,商會希望近期內增加委員會與相關主管機關之間的會議溝通頻率。
白皮書也提到,在全球經濟和兩岸有其不確定性的情況下,不應墨守“一切如常”的陳規。臺灣需要更努力消除貿易壁壘,以增強臺灣的競爭力,商會也支持臺美簽訂“避免雙重課稅協定”。
臺灣美國商會7日上午在臺北晶華酒店舉辦《2023臺灣白皮書》發布記者會,臺灣美國商會會長施立成(Vincent Shih)、代理執行長張韶韻(Amy Chang)等人出席。
白皮書也敦促相關機關于法規或草案修訂時,落實60天的公告及評論期限,并提升挹注創新醫療投資,及在招標公共基礎建設重要項目方面采用國際慣例。
在白皮書的“建言華府”中,臺灣美國商會肯定日前“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談判進展,并期許雙方政府建立明確的藍圖,進而商議全面的雙邊貿易協定。商會也鼓勵美國政府安排高層官員定期訪問臺灣,并繼續推動臺灣參與相關國際組織。
白皮書提到,在全球經濟和兩岸有其不確定性的情況下,不應墨守“一切如常”的陳規。商會特別指出,臺灣需要更努力消除貿易壁壘,改善法規監理環境,以增強臺灣的競爭力。同時,商會也支持臺灣和美國政府簽訂“避免雙重課稅協定”,以促進貿易和雙向投資。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