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4月24日訊(全媒體記者 劉攀 通訊員 李斌)近日,2023年長沙市屬國企“三資”清查處置與管理改革工作部署動員大會召開。記者從會上獲悉,2020年-2022年,市國資委全力推進盤活“三資”工作,通過清查處置和盤活閑置資產,三年來共上繳市本級財政收入96.98億元,每年均超額完成目標工作任務。
近年來,長沙市國資委與多個市直部門共同組建了工作專班,凝心聚力共破市屬國企盤活難題,將盤活“三資”工作納入企業績效考核重要內容,嚴格考核兌現。全市國資國企紛紛創新手段,多措并舉,涌現出了一批全省典型案例,將向省內、全國推介。
長沙水業集團創新盤活水能、光能,采用“用”字訣將資源資產化,立足自有水廠空間資源豐富特點,采用“水務+光伏”布局,整體盤活9座水廠、6座凈化廠、投資建成光伏電站14個,預計25年運營期內可產生清潔電能約6億度,實現營業收入3.9億元;
湘江集團積極盤活不動產,采用“融”字訣將資產證券化,該集團類REITs成功發行,募集規模20億元、發行利率3.15%。該項目為湖南省國有企業首單類REITs項目,也創造了全國地方國有企業類REITs項目利率、全國以商業不動產為底層資產的類REITs項目利率雙最低。
除此之外,全市國資國企還有許多立足實際盤活“三資”的創新案例:如長沙市城發集團助力國際交流區和馬欄山片區建設,通過一級土地整理增加市財政收入逾3億元;市國資集團創新方法,盤活原長重及原麻田磷礦存量用地,上繳土地增值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等約5.3億元;市國投集團自籌資金收購改革改制資產資產,為市財政貢獻0.6億元凈收入。
通過連續三年組織市屬國有企業深度參與“三資”盤活工作,嚴格按“能用先用、不用則售、不售則租、能融則融”的原則,以市場化處置、公開出租、有效利用、資產證券化等方式進行盤活,優化資產結構,籌集建設資金,降低經營風險,市國資委也被評為2022年長沙市盤活“三資”工作先進單位。
對此,市國資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后全市國資國企將進一步深化認識,以更高站位盤活“三資”。要把常態化的“三資”清查處置工作放到企業經營的重要位置,作為企業經營者的主要責任,科學統籌盤活國有企業存量資金、資產、資源,推進全市國資國企高質量發展;進一步精準施策,以更實舉措盤活“三資”。在摸清底數的基礎上,專業研判、科學分類、建立臺賬、動態管理、高效處置,切實提升處置效果;進一步壓實責任,以更大力度盤活“三資”。通過不斷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層層明晰責任,推動市屬國有企業經營發展提質增效。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