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消息,近日,研究機構Omdia的最新報告顯示,由于韓國液晶面板(LCD)產能進一步重組,2023年三星顯示和LG顯示兩家面板廠商的液晶電視面板供應量將同比下降1400萬片。
(圖片來源:Omdia微信公眾號)
隨著各大面板廠商開始“內卷”,現在的液晶面板市場競爭過于激烈,價格也在不斷下跌,但是產能卻在持續增長,這也導致面板廠商的日子并不好過,所以三星、LG等韓國面板廠商不得不轉變產能戰略。
【資料圖】
事實上,除了韓國面板廠商以外,國內面板廠商也進行了減產。早在今年6月,京東方、華星等LCD面板主力廠商就在削減產能,以應對LCD面板供過于求的局面。在小雷看來,行業減產主要是因為今年電視市場全面遇冷導致的。與大多數消費級電子產品一樣,電視機這一品類在今年上半年也進入了需求暴跌期。由于需求下降,導致LCD面板供過于求,所以面板廠商持續削減產能。
(圖片來源:Samsung Mobile)
可以說,目前整個LCD面板市場進入寒冬期,價格淪為“白菜價”,這對于京東方、華星光電等國內兩大LCD面板主力廠商而言,并不是什么好消息,因為面板價格下降太快會導致生產商利潤降低,為了平衡營收和成本,只能通過減產來降低損失。
在小雷看來,LCD面板的衰落其實是遲早的事情,畢竟這兩年面板價格已經跌至谷底,雖然2020年疫情帶動讓LCD面板需求出現暴漲,但也只不過是暫時的而已,再加上OLED面板技術越來越成熟,或許再過幾年,LCD面板就只能活躍在低端市場中,甚至是淡出歷史舞臺。
(圖片來源:Samsung Mobile)
就目前而言,國產面板廠商可以在OLED市場發力,畢竟現在主流的中高端電視大部分是采用OLED面板,這不僅能提高面板廠商們的利潤,還打開更廣闊的市場。當然,國產面板廠商在OLED面板技術上距離三星、LG等面板廠商還有很大的差距,想要追上難度不小。
小雷認為,國產面板廠商想要在市場獲取主導地位,不僅需要加大對OLED面板的研發投入,在顯示效果、質量等方面追上三星、LG等韓國面板廠商,還要把OLED面板的價格給打下來,這樣才能提高國產OLED面板在全球的市場份額。
(封面圖來源:Samsung Mob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