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2月8日,有知情人士透露,Meta Platforms公司正在要求公司內部的許多經理和主管加大個人產出,換句話說就是讓他們從管理崗上下來,去到能做出個人貢獻的崗位。否則,公司就讓他們收拾包袱走人。大幅裁員之后的Meta,目前似乎正在嘗試加大“壓榨”力度,提高公司的工作效率。
大家印象中的管理層都是比較“閑”的,每天的工作很零散,只需要負責安排下面的人干活就好,Meta公司規模很大,所以負責管理的經理以及主管也不在少數。或許Meta覺得管理人員“工作不夠飽和”,員工已經壓榨得差不多,那該去讓管理層“體驗生活”了。
(圖片來自Pixabay)
知情人士表示,Meta將這種過渡過程稱為“扁平化”,公司的高層管理人員將在后續的幾周里,與他們的下屬員工分享這一規定,績效方面也是與其它員工分開評估。與其說是扁平化,不如說是讓管理層轉變為員工的角色,負責編碼、設計、研究等業務。
自從Facebook一心轉向元宇宙,并改名Meta之后,扎克伯格的元宇宙之路似乎越走越窄,不到一年的時間里,這家公司的市值暴跌6100億美元,扎克伯格本人的身價也是一路走低。Meta最看重的元宇宙業務一直處于虧損狀態,一年就虧了137億美元。此外,由于蘋果改變了隱私保護政策,導致Facebook、Instagram等應用很難追蹤到用戶并提供精準的廣告推送,使得廣告營收方面也有一定程度的下跌。
(圖片來自Pixabay)
元宇宙本身就是一個極度燒錢的行業,作為這一領域的標志性公司Meta也都處于瘋狂投入研發的階段,研發支出難以降低,而且消費業務也沒有形成規模,賺錢是不可能的。所以,為了盡可能節流,Meta想到了裁員,去年11月的首輪大規模裁員中就裁掉了13%的員工,超過11000名員工受到影響,同時還要削減表現不佳的項目和管理人員。
據說Meta的裁員并未停止,下一輪裁員將會細分到個人。所以在公司里渾水摸魚的員工,工作不飽和,結局就是收拾包袱走人了。小雷認為這在職場中只能說太正常了,公司發展不順利,必然會勤抓效率,想辦法精簡運營結構,就連管理層也需要下場干活了,以上都是公司狀態不佳的體現。
但沒辦法,行業有行業的寒冬,公司有公司的苦衷,打工人不努力,最后就會成為裁員的對象,大家還是要努努力啊。
(封面圖來自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