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智能家居時代后,很多傳統的家電產品都在努力朝著智能化方向轉變,最常見的就有智能空調、智能冰箱等,不少人甚至初步實現了全屋智能,生活所及之處全被智能家電覆蓋。智能門鎖聯動著智能燈、空調,你打開門的瞬間就能幫你開燈、開空調。你還可以通過客廳里的智能電視、智能音箱,直接語音控制全屋電器,解放雙手。各種各樣智能產品的出現,為我們提供巨大便利,也改變了傳統的生活習慣。
(資料圖)
洛圖科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國內市場六大客廳智能設備在線上渠道的總零售量達到3815萬臺,總零售額達到217億元。其中,智能投影、智能門鎖在逆境下依舊取得想到不錯的成績,而激光電視、智能音箱和智能盒子則遭受不同程度的下滑,表現并不是太樂觀。2022年的環境大家都有目共睹,行業走下坡路也是在所難免。
(圖源:洛圖科技)
不過,今年隨著疫情全面放開,消費市場重新活躍起來,智能家電行業也將迎來新的發展機會。上述這六類客廳智能設備到底還有多大的發展潛力,能否在今年取得更好的成績呢?
客廳智能六件套悲喜各不相同
長久以來,電視一直都是客廳里必不可少的重要家電,占據了客廳的C位。但是,近些年國內電視行業的發展卻不那么如意,2022年零售量僅3634萬臺,同比下跌5.2%,創十年來的新低。前陣子電視收費亂象問題更是上了熱搜,引發大量網友的熱烈討論,想要簡單看會電視似乎變得越來越困難,不充錢可能啥都看不了,造成不少人對電視產生抵抗心理。與此同時,智能投影和激光電視產品卻悄然興起,持續地給傳統電視行業帶來巨大市場壓力。
(圖源:堅果官方)
數據顯示,2022年智能投影設備線上銷量為421.4萬臺,同比增長20.8%;銷售總額達到82.9億元,同比增長3%,從量額數據中能看出,產品的均價在降低,而數據也反映其均價確實減少了339元,市場正在逐步下沉。激光電視的情況就沒那么景氣了,線上銷量下滑22.7%為7.9萬臺,銷售額更是下滑30.9%至9億元,量額均出現大幅下跌,即便均價下調了1340元也未能挽回這一局勢。不過,作為一款均價破萬元的產品,在2022年發展不起來也情有可原,但其前景還是很值得期待的。
智能音箱和智能電視盒子作為最早的一批智能設備,嘗鮮市場已趨于飽和,功能也沒太多創新,對消費者的吸引力在不斷降低,前兩年就開始走下坡路。去年的市場環境如此不友好,更是加劇了行業下行的腳步。智能音箱去年的線上銷量為865.3萬臺,同比下跌31.4%;銷售額23.3億元,同比下跌27.9%。智能電視盒子銷售額為238.2萬臺,同比下跌6.1%;銷售額為5.3億元,同比下跌12.8%。從目前的局勢來看,暫時還未發現增長點,希望經濟復蘇后能對行業起到正向推動作用吧。
(圖源:德施曼官方)
近幾年,家庭安防話題被反復提起,帶動了智能門鎖和監控攝像頭等產品的快速增長。2022年智能門鎖的線上銷量為412.4萬臺,同比增長11.2%,銷售額增長4.2%達到53.5億元。而監控攝像頭的銷量、銷售額也分別達到1870.2萬臺、42.8億元,從8月份開始還連續4個月保持正增長。不過,結合奧維云網的數據(不同機構統計數據可能有出入,僅供參考),其2021年的銷量、銷售額分別為2154萬臺、44.5億元,說明2022年的環境還是對監控攝像頭市場產生了負面影響,希望今年能夠延續漲勢再創新高。
從數據上看,智能投影、智能門鎖正處于高速發展期,在2022年依舊保持不錯的增長趨勢,隨著消費需求日漸強烈,應該還能持續保持增長。激光電視、監控攝像頭的銷量雖然出現下滑,但市場仍處于上升期,很多消費需求有待挖掘,今年經濟恢復后銷量有望回溫。智能音箱和智能電視盒子應該是處境最困難的,產品創新陷入瓶頸,對用戶的吸引力下降,不確定能否在今年找到轉機。
創新成為推動行業增長的第一要素
同樣面對猶如寒冬般的2022年,六類客廳智能設備的發展狀況卻完全不同。可見,想要在困境中依舊保持增長,升級創新必然是最重要的,智能投影和智能門鎖就是很好的例子。
(圖源:極米官方)
以前,DLP是投影儀行業最主流的技術,份額一度超過66%。但隨著LCD投影技術的不斷成熟,成本更低的1LCD技術快速發展,DLP技術的份額在2022年降至37%,而LCD技術的份額攀升至63%,兩者發生翻轉。在這種趨勢下,智能投影儀價格越來越便宜,不斷滲透到千元乃至更低的價位市場,對那些不太喜歡看電視的消費者產生極強的吸引力。與電視相比,投影儀有自由調節尺寸、不占空間易收納等優勢,已成為現在年輕人的觀影首選,銷量應該能持續保持增長。
智能門鎖的增長,主要歸功于行業內卷和品牌間的價格戰,中高端產品的價格正在逐漸降低。2022年線上品牌數量達到496個,其中新品牌就占到239個,很多互聯網品牌、傳統家電品牌都積極涌入該賽道當中。如此一來,市場競爭變得尤為激烈,頭部品牌為了搶占市場份額就只能降價促銷。從電商平臺上能發現,很多智能門鎖都是狂降幾百上千元,刺激著銷量持續增長。如今,行業頭部化尚未徹底穩固,新品牌隨時可能逆襲上位,今年的競爭趨勢可能更加激烈,相信會很有看頭。
(圖源:鹿客官方)
激光電視在前兩年也保持著相當不錯的增長勢頭,2022年之所以突然熄火,主要是受經濟形勢下行,以及智能投影強勢崛起兩方面原因影響。作為一款均價超過萬元的觀影設備,在2022年這樣的環境下確實很難取得太好的成績,畢竟更多人都把錢用在如何熬過疫情上面,對這些非剛需產品的購買欲大幅降低。并且,智能投影儀的價格越來越便宜,性價比高度凸顯,削弱了激光電視在畫質上的優勢,2023年想要取得更進一步的增長,繼續降價、降低成本應該是最關鍵的手段之一。
智能音箱、智能電視盒子銷量下滑的原因顯而易見,產品本身沒有太多創新亮點,反倒是槽點頗多。如少數電視盒子內置的廣告比電視還要多,不開會員根本沒法看,系統流暢度更是拉胯。部分智能音箱產品則存在語音識別不準確、響應不及時等狀況,甚至可能突然卡頓或掉線。即便產品的價格在不斷降低,但已經很難吸引用戶為之買單,買回家大概率也是吃塵。
監控攝像頭銷量下滑有點出乎意料,前兩年行業還保持較強增勢,奧維云網做出預測,2022年線上銷量有望達到2480萬臺,同比增長15.1%。但現實卻出現反轉,實際銷量只有1870.2萬臺,可見非剛需類產品在2022年確實不太受歡迎。而且,監控攝像頭產品迭代升級的節奏緩慢,缺乏更具競爭力的產品刺激,確實不太利于市場增長。不過,如今居家寵物看護、老人小孩遠程看護需求持續升溫,監控攝像頭接下來的發展空間還是相當廣闊的,可以靜觀今年的表現。
(圖源:小米官方)
2022對于許多行業而言都是極其艱難的一年,但所謂大浪淘沙,能在困境中生存下來并取得增長的,說明其還有更強的發展潛力。而那些銷量出現下滑,開始走下坡路的產品,也應該積極反思尋找問題。在如今產品高速迭代發展的時代,創新才是推動行業發展的第一要素,想要不被時代洪流卷走,那就得積極探索,勇于創新。
新技術、新環境能否帶來新的機會?
2023年一開年就被貼上了“經濟復蘇”等等之類的標簽,似乎所有行業在今年都可能重新振作,恢復增長。從市場環境上看,疫情放開后大家恢復正常的工作,收入有保障,消費熱情升溫,確實對家電產品的消費需求會有所提升。但是,這種機會也需要每個行業自己去把握,如果產品選擇守舊一層不變,再好的機會也會悄然溜走。
對整個智能家電行業影響最大的,應該是Matter協議的發布實施,它徹底打通了品牌之間的隔閡,讓不同品牌的智能設備可以互聯互通,降低消費者使用產品的門檻,在產品選擇上也可以更加靈活自由。該協議發布后,蘋果也及時調整了國內智能家居板塊的布局,連蘋果都在努力抓住這樣的機會,其他品牌更是應該掌握主動,積極擁抱Matter協議,為產品再添幾分優勢。
(圖源:csa-iot)
除此之外,其他行業也迎來了技術變革的關鍵節點。如智能投影行業開始引入激光投影技術,產品畫質、使用壽命都能得到一定的增強,推動行業向高端化發展。LCD、DLP、激光投影技術分別完成低、中、高端的布局,推動行業穩步向前發展。激光電視行業也迎來新的突破,三星、海信在CES 2023上帶來了8K激光電視產品,邁入到8K畫質時代,此舉不僅能幫助激光電視打開新的市場,也有助于成熟技術成本下沉,讓產品逐漸進入主流消費市場。只要激光電視價格能降下來,相信銷量增長會非常快。
智能門鎖產品在引入3D結構光技術后,產品也在朝著更高端市場進發,相較于指紋、密碼、NFC解鎖方式,3D結構光具有更高安全性,能滿足高端人群的消費需求。并且,很多新品還陸續加入視頻監控、可視化貓眼等功能,持續豐富智能門鎖的功能體驗,以此來帶動需求和銷量增長。而監控攝像頭則持續從畫質、語音對講、智能追蹤、人形偵測等方向去發展,提升產品的綜合體驗,推動中低端產品功能升級。但需要注意的是,產品升級的同時也需要持續簡化設備聯網、操控使用的難易程度,很多購買監控攝像頭的人對這類設備并不熟悉,輕松易上手的產品才更容易被大眾接受。
(圖源:小米官方)
智能音箱、智能電視盒子雖然已經在走下坡路,但相關品牌還是在努力進行創新,以求能挽救市場頹勢。近兩年,百度、天貓精靈等都相繼推出帶屏幕的智能音箱產品,并將其稱之為家庭智慧屏。除了可以語音控制,還支持視頻播放、學習輔導等新功能,逐漸受到多數家庭的喜愛,銷量應該能有所增長。電視盒子也在摸索新東西,頭部品牌當貝在新品智慧盒子Z1 Pro上加入了相機模組,帶來了視頻通話、體感游戲、魔法相機等多項功能,讓電視盒子能滲透到更多應用場景。不過,這種創新似乎并沒有獲得市場認可,沒有友商跟進,產品銷量也不太理想,接下來可能需要探索其他新的發展方向。
客廳作為每個家庭的中心,也將是未來智能家居產品的主要聚集地,隨著全屋智能浪潮的到來,客廳里的智能設備會越來越多,必然有很多產品在新舊更替中被逐漸淘汰。所以,任何產品想要在客廳里占據一席之地,就需要一直保持創新,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如果技術、功能停滯不前,那很快就會被其他新物種給取代,最終被人遺忘。2023將會是充滿機遇與挑戰的一年,各行各業可能會為了謀求增長爭得頭破血流,如果產品無法在今年把握機會大膽創新,以后想逆襲翻盤就更難了。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合作事宜請聯系linxiuliu@leike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