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春節剛過,蘋果就給收到了壓歲錢和年終獎的用戶送上一份“大禮”:iPhone 14 Pro系列將在電商平臺和其他的渠道迎來大幅度降價。
除了蘋果官網和天貓的官方直營店仍然維持原價外,第三方授權經銷商都有折扣優惠活動,其中京東給到了高達800元的優惠。
(相關資料圖)
如此優惠不單單提振了蘋果不甚樂觀的出貨數字,還影響到了消費者、經銷商甚至是其他的手機廠商。
普通消費者:警惕蘋果降價策略
在略顯寬裕的首銷后,iPhone 14 Pro系列一度陷入一機難求的狀態,消費者需要等待數周甚至一兩個月才能收到自己心心念念的手機。根據記錄,在2022年末,蘋果官網銷售的iPhone 14 Pro兩款機型發貨時間均長達4周以上,和一直有現貨的iPhone 14系列形成鮮明對比。
圖源蘋果官網
當時的消費者想要購買一臺iPhone 14 Pro,要么得等待官網緩慢交付,要么不斷刷新直營店信息直到出現符合需求的現貨,亦或是在各電商平臺參與不定時的原價搶購活動,還有放棄等待直接在第三方渠道加價購買。2023年的供應放寬前,沒人想過渠道降價會來得這么快。
春節假期安排使得相當多的年輕人比往年更早拿到年終獎,正好撞上蘋果提升供應規模,延后的購機需求在此刻釋放。小粒就是其中一員,在春節期間用高配版iPhone 14 Pro Max替換掉使用多年的舊手機,在收假前往大城市過程中拍到不少照片,可還沒高興多久,降價就來了。
在如今iPhone動輒近萬的售價面前,800元降價幅度看似杯水車薪,不過也相當于給到了九折優惠。對于一直以來都試圖長期維持價格體系的iPhone而言,這場售價調整來得相當早,讓小粒懊惱的是,電商平臺以手機已聯網激活為理由拒絕退貨申請,也不會提供任何形式的價保。
她這才發覺不同購買渠道之間的差異:各大電商平臺充其量只是蘋果的經銷商,擁有更多的優惠調整空間但也無法提供頂格的售后保障。官網和集中于大城市的直營店,才是“親兒子”待遇的蘋果產品銷售渠道,只要符合其他標準,已經激活使用的手機也能享受14天無理由退貨。
圖源:京東
小粒只能試圖說服自己不去想這“啞巴虧”。如果是在iPhone 14 Pro首銷時購買,不僅能“早買早享受”,說不定還可以在出售給黃牛和過幾個小時再買回之間套利。而如果她等到假期之后再決定購買,說不定就會看到電商渠道降價的風言風語,按住自己的手過幾天再下單了。
蘋果產品在中國市場進入降價銷售的周期越發縮短。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iPhone能連續一整年都不做價格調整,直到2020年蘋果才官方形式參與618,最低可到8折優惠。到新一代產品上市前三個月才主動調價,是近幾年來的慣例,然而誰都沒想到2023年后就有如此大動作。
社交平臺上還有很多錯過了優惠的用戶,不少人表示不會對蘋果再有那么大的信心了,將和其他電子產品同樣貫徹“早買早享受,晚買有折扣”的態度。也有人說要管住自己,不在那些看起來有大額優惠但其實略顯尷尬的時間點下單,比如說新款iPhone將發布的前幾個月內。
黃牛:有陣痛,但也是好機會
普通消費者之外,黃牛群體也被蘋果這次略顯突然的優惠活動干擾,原本相對穩妥的盈利空間受到影響。一時間陷入接近原價收購的iPhone 14 Pro系列,到底是該快速拋售避免進一步虧損還是按兵不動果斷時間再看看,一些現金流緊張的黃牛,只好忍痛割肉換取生存。
老王在華強北做手機生意有六七個年頭,他的生意早就擴展到了不同地區版本的iPhone以及更多品牌手機上,不過這次促銷還是對囤貨產生了一定影響。不同渠道的下游傳來消費者對新價格的要求,如果就此“開閘放水”,每臺國行版手機至少會有數百元不等虧損,陷入兩難境地。
雷科技攝制
站在蘋果的角度來看,這恰恰是優惠活動達到了預期結果。雖然蘋果官方銷售渠道仍舊保持著原有定價體系,但經過媒體報道和社交平臺討論發酵,iPhone 14 Pro系列降價已經變成大眾認知,直接帶動各平臺銷售數據暴增,以京東為例,優惠開啟后銷量增長五倍以上。
老黃其實是暗中慶幸:之前為提早放假過年并沒有吃進太多庫存,預計虧損幅度尚在可接受范圍。同時渠道優惠活動并非蘋果永久調價,變相給黃牛提供了“進貨”機會,再加上部分電商平臺會在降價基礎上給到更多折扣,因此在相當低價格收入這批貨后,以原價賣也有不錯收益。
他覺得自己有些摸得清蘋果現在的脾性了,不給他們這些寄生于蘋果銷售模式的人太多機會,但也不會直接趕盡殺絕不留任何生存空間。iPhone 14 Pro系列首銷日當天的“收貨”價格變化之快讓外界驚呼,然而在黃牛角度來說仍有大量利潤存在,調低回收價不過是控制風險的手段。
圖源:蘋果
往年,有完善服務的國行iPhone一旦出現價格波動,會讓“水貨”iPhone價格體系受不小沖擊,可今年卻沒有出現多少調整。一些經銷商解釋稱,“港版”早就到了價格低點且供需關系穩定,而“美版”“日版”因硬件差異更加難以在中國正常使用,本就比較低的價格不會被國行影響。
黃牛們都覺得自己有水暖鴨先知般的敏感性,但也都覺得蘋果這次渠道價格優惠來得有點快,仿佛是一夜之間就做出決定并執行。國行iPhone銷售在他們的營收中比例不大,卻都不希望蘋果積極參與價格戰,若是像國產手機那樣難以穩定價格,他們的盈利空間將大幅壓縮。
手機廠商: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即使大眾消費能力全面提升,iPhone 14 Pro系列動輒近萬的定價還是讓許多人咋舌,可蘋果定價再貴,對市場的號召力似乎不受太大干擾。根據TechInsights(原Strategy Analytics)最新報告,2022年第四季度全球手機出貨下降19%,蘋果當季份額卻來到歷史高點的24%。
另一邊,中低端手機仍是國產廠商主戰場。根據調研機構數據,2000元以下智能手機是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最大頭,包括三星在內,幾乎所有的安卓手機廠商銷售主力產品都是中低端。大眾型產品面臨著自己的危機,經濟下行和產品力等因素影響,市場規模萎縮速度快得驚人。
圖片來源:三星
短期來看蘋果降價,只不過是更快更猛烈地激活了潛在消費人群。就算蘋果不會這么早地帶來iPhone 14 Pro系列優惠活動,這些消費者也會在某一個時間點購買,并且流出到安卓高端手機的可能性,始終都在相對較低的水平線下。
可是,當聊起蘋果這次價格調整對其他廠商的影響,手機行業從業者馬薩用脫口而出的一句話概括了他的全部認知:“遠在天邊,近在眼前。”看起來蘋果在高端市場吃下更多份額,對中低端銷售為主的其他廠商沒有影響,但價格戰實際上封鎖了安卓手機突圍高端的大量機會。
這兩年,中國手機廠商紛紛意識到了加快高端化進程的重要性,大舉投入打造出數款明星產品。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小米和vivo,小米經過數代產品嘗試,最終在2022年拿出了夢寐以求的“影像旗艦”,vivo則是將X系列產品線抬升,一度在4000元以上市場第二銷量居蘋果之后。
蘋果先一步消耗掉了市場機會,長期看反而更加限制國產高端,即將在今年春季上市銷售的這批安卓期間產品,就這樣悄無聲息地失去了相當多的潛在客戶。不想受iPhone干擾可能僅有折疊一個機會,然而始終不見真容的蘋果折疊屏,會是廠商避不開的達摩克里斯之劍。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合作事宜請聯系linxiuliu@leike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