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格力電器CEO董明珠在接受采訪時提出“家電淘汰制度”,出于安全考量,盡快推出安全使用年限的標示制度,制定安全使用年限國家標準。不過,該建議經曝光后引起了廣大網友的激烈討論,反對的聲音占據上風。
(資料圖)
(圖片來自:Veer)
對于大部分消費者來說,冰箱、空調、熱水器這類“大件”家電,只要沒有明顯的使用問題,大概率是不會有更新換代的想法,這樣一來,確實埋下了很多安全隱患。格力電器CEO董明珠近期提出了一個建議,規范化家電安全使用年限、監管二手家電市場交易,而這些都是出于“安全考慮”。
事實上,這個建議也不是全無道理。近些年來,“家電傷人”事件其實并不少見,雖然沒有明確的數據指明這些事件占據安全意外事件的比例,但像是空調爆炸、電視機自燃和燃氣灶起火的新聞報道,也不斷傳出。大部分家電引發的意外事件都是源自于元器件老舊,例如空調、冰箱,只要不是完全報廢,大多數用戶都會堅持用下去,其實這樣是非常不安全的。
(圖片來自:Veer)
2020年初,《家用電器安全使用年限》系列標準出爐,家電的安全使用年限也正式公開,家用冰箱、空調10年、吸油煙機和家用燃氣灶的安全使用年限則是8年。不過份準則細節太少,不僅很多家電種類沒有涉及,甚至報廢標準、準許交易/維修的標準也沒有公開。實際上,董明珠的建議也只是完善這項準則。
(圖片來自:Veer)
當然,要推動這項準則落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其中最先暴露的問題就是如何制定安全時限的問題,究竟是按照元器件質量評定,還是按照組裝工藝評定,商家又該如何宣傳產品的耐用性?這些都是值得關注的部分。其次,低端、低價的家電產品肯定沒法按照一定的標準進行,畢竟成本和利潤已經足夠低廉,消費對象也是低收入人群,這些消費者無法承擔昂貴的一線電器,也舍不得購買低價但兩三年就被迫“淘汰”的電器,變相降低了生活的質量。
(圖片來自:Veer)
無論如何,從安全的角度考慮,這項建議還是非常不錯的,但一定不能從董明珠所說的“推動內需”的方向來看待這個問題,畢竟不是所有消費都買得起一線品牌的家電。當然,格力電器如果可以帶個好頭,主動肩負起社會責任,為超出安全年限的家電換新提供一定的補貼或幫助,那么對消費者、對家電品牌都是一件雙贏的事情。但要真正執行起來,恐怕還是沒有這么簡單。
(封面圖片來自:Veer)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