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是換成原來的碼,不收費。”
2月23日上午,社區蔬菜直通車的攤主李大姐向經濟觀察網說道。她口中的“碼”,是掛在攤邊的個人收款碼,此前因為一則“2022年3月1日起,微信、支付寶收款碼不能用于經營收款”傳聞而引發小商小販的關注,也引來央行的澄清。
李大姐便是眾多小商販的一員,她說自己看到這則消息后,以為個人收款碼不能再用,春節過后就申請升級成了個人商用碼。
不過,2月22日,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發布關于優化條碼支付服務的公告,為政策引發的爭議畫上了句號。公告稱,現行“個人收款碼”不關閉、不停用、功能不變。同時,新設“個人經營收款碼”,用戶可自由選擇使用。用戶使用“個人經營收款碼”,服務不減、體驗不變,賦碼過程免費,并可享受更高效的交易對賬等服務。
當日,支付寶、微信也發布公告,個人收款碼可以繼續正常使用。這也讓李大姐們的手機支付收款回到之前習以為常的方式。
在被告知政策保持不變時,她遲疑的說,“又不變了?我3月1號試試舊碼還能不能用。現在的碼雖然可以使用信用卡支付,但是好像會有筆0.6%費用,原來的碼好,沒有費用。”
二維碼支付成線下移動支付主流
2021年10月23日,《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加強支付受理終端及相關業務管理的通知(銀發〔2021〕259號)》針對收款條碼管理進行了規定:對于為個人或特約商戶等收款人生成的,用于付款人識讀并發起支付指令的收款條碼,銀行、支付機構、清算機構等為收款人提供收款條碼相關支付服務的機構(以下統稱條碼支付收款服務機構)應當制定收款條碼分類管理制度,有效區分個人和特約商戶使用收款條碼的場景和用途,防范收款條碼被出租、出借、出售或用于違法違規活動。對于具有明顯經營活動特征的個人,條碼支付收款服務機構應當為其提供特約商戶收款條碼,并參照執行特約商戶有關管理規定,不得通過個人收款條碼為其提供經營活動相關收款服務。
該通知自發布起,就引起市場熱議,隨著施行日期的臨近,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發布關于優化條碼支付服務的公告稱,現行“個人收款碼”不關閉、不停用、功能不變。
近年,電子支付、數字支付的興起,第三方支付行業已成為新時代經濟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并將金融服務下沉到縣鎮鄉村,深度覆蓋縣域及農村地區,從老百姓(603883)日常生活、農產品(000061)分銷等方面切入,聚焦解決“數字鴻溝”等問題,提升移動支付便利惠民水平。
目前我國移動支付用戶體量、業務量和支付金額再創新高。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2021年9月發布的《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我國網絡支付用戶規模達8.72億,占網民整體的86.3%。
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支付行業特別是線下收單市場逐步走出疫情影響,呈現出良好的復蘇態勢,根據央行發布支付運行體系報告顯示,2021年二季度移動支付業務370.11億筆,金額117.13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2.79%和10.32%。
與2021年二季度相比,三季度受疫情影響,對支付行業沖擊較大。三季度移動支付業務390.77億筆,金額126.81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3.28%和8.62%。
根據易觀分析發布的《中國第三方支付移動支付市場季度監測報告2021年第3季度》數據顯示,作為我國移動支付業務重要補充力量的第三方移動支付2021年第3季度市場交易規模77.46萬億元人民幣,環比增長2.55%。其中,第三方支付行業線下交易場景仍舊保持穩定增長的態勢,整個線下掃碼市場的交易規模13.95萬億,環比增長3.95%。
在移動支付線下場景中,二維碼支付已成為絕對主流。中國銀聯《2021移動支付安全大調查研究報告》調研顯示,受訪者使用二維碼支付比例繼續提升,2021年較2020年提升了11%,已超過9成。移動支付已基本涵蓋百姓生活主要消費場景。其中,較為活躍的是商場、便利店及餐飲類中大型實體商戶;公共繳費(水電煤、網費等);小攤販、菜場、水果店等小型實體商店;交通出行(地鐵、公交車、出租車、飛機、火車等;綜合電商平臺等,受訪人群覆蓋率超過6成。
“去年三季度至今,疫情在國內零星反復,沖擊線下消費,移動支付業務受影響較大,而使用個人收款碼的商戶大都是小微商販,如果將個人收款條碼升級為個人經營收款碼,勢必給這一人群增加一定的成本。”中國銀行(601988)法學研究會理事肖颯稱。
部分銀行的算盤打空了
自《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加強支付受理終端及相關業務管理的通知(銀發〔2021〕259號)》發布起至2月22日,部分銀行就摩拳擦掌向小微商戶布局收款碼,以期爭奪這一市場。經濟觀察網發現,多家銀行工作人員向小微商戶表示,按照監管要求,個人收款碼將升級為商業收款碼,手續費6‰,次日到賬銀行卡,而該行的收款碼手續費僅2‰,還有各類手續費減免活動。
多位小微商戶向經濟觀察網稱,銀行的二維碼還沒開始使用,就只能棄之不用了。
“這也完全不能怪我們這幾個月做了無用功,我們也是根據政策來布局新業務。”一位來自浙江某城商行工作人員向經濟觀察網表示,上周還有行領導說要大力發展這一業務,以便以后根據商戶的賬單流水數據開展小微貸款、財富管理等業務,現在來看,經營思路沒問題,只是沒把準政策的脈搏。
基于用戶支付數據,進而對大數據挖掘、分析,為中小微商戶提供數字化運營,銀行可根據場景支付進行生態鏈接及深度金融服務,如貸款、信用卡、財富管理等服務。然而,銀行搶占這一市場顯然非一日之功。
中國銀聯《2021移動支付安全大調查研究報告》調研顯示,“習慣”已成為受訪者選擇移動支付的首要因素,“便捷性”“優惠、促銷”成為受訪者選擇移動支付的第二要素和第三因素。
此前多年,支付寶、微信支付在移動支付中市場占有率長期超過90%。根據易觀分析發布的《中國第三方支付移動支付市場季度監測報告2021年第3季度》未披露支付寶、微信支付的市場占比,但市場占比第三的壹錢包為1.19%,易寶與快錢基本并列第5,市場份額約為0.51%。
2021年第3季度,支付寶通過進一步降低小微商戶支付手續費的方式,助力小微商戶降低經營成本。高度重視老年人及視障用戶,推出“長輩模式”,上線“劃一劃”密碼等功能,持續提升老年群體及視障用戶等特殊群體的服務能力。微信支付得益于騰訊在餐飲、零售及交通等行業的滲透力度的加大,騰訊金融個人類交易及消費類交易規模增長符合預期,重點體現在日活躍用戶數及支付頻率維持健康增長。目前,多家銀行App、銀聯云閃付App與微信支付、支付寶實現二維碼互聯互通,其市場占有率有望進一步穩固。
“支付作為產業互聯網的底座,互聯互通發揮數據倍增作用。”易觀分析的報告顯示,隨著支付寶、微信支付深化推進“互聯互通”,充分釋放產業支付數據要素價值,發揮數據倍增作用,打造適應產業互聯網時代發展的產業支付核心競爭力。基于移動支付積累的產業勢能,提供“移動支付+數字運營和管理”等服務,幫助中小微企業實現對消費者的數字化觸達。
疫情與線下消費
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發布關于優化條碼支付服務的公告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影響并不大。隨著聚合支付的普及,一碼掃遍支付寶、微信、云閃付App等已經實現,但對于線下中小微商戶而言,尤為重要。
線下中小微商戶較為集中于餐飲、零售及生活服務等數字化滲透較為薄弱的行業,且近兩年深受疫情沖擊。以餐飲為例,根據某商業信息服務平臺的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餐飲相關店鋪共注銷了100萬家,其中快餐店注銷了近40萬家,火鍋店注銷了近10萬家,奶茶店注銷了近35萬家。
“自2014年夏天我來北京開牛肉湯店,到2020年止,每年都有一定的盈余,但疫情兩年不但把之前的盈利全部虧掉,還欠了銀行幾十萬貸款。”一位來自安徽淮南的餐飲店負責人表示,2020年由于房租及稅費減免,略有盈利,2021年聽說銀行小微貸款利息低,就借了幾十萬重新租店面、裝修,但2021年到店客人明顯減少,外賣也不理想,現在已在店面門口掛出轉讓信息。
來源:國家統計局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40823億元,比上年增長12.5%,兩年平均增速為3.9%。其中,全國網上零售額130884億元,比上年增長14.1%,高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2012年12月,餐飲收入同比增長-2.2%。
“我們樂見支付清算協會優化條碼支付服務,這在一定程度上積極響應了國家扶持小微商戶的政策指引,助力其在疫情后快速恢復經營。”肖颯稱。
普通消費者使用支付寶、微信支付向商家付款,中小微商戶的收款碼卻可以收多種支付App的錢,這背后在于另一類支付機構。
在當前產業支付市場中,有兩類參與者,一類是以支付寶、微信支付為代表的支付機構,它們從C端向B端跨界,以支付服務為切入點賦能中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一類是以移卡、拉卡拉(300773)、寶付為代表的深耕B端支付機構,它們基于支付入口和線下推廣能力,洞察中小微商戶需求,對線下中小微商戶快速推廣從前端的獲客和交易,到后端的運營和管理。
目前B端支付機構聚焦餐飲、零售、生活服務等細分行業,而這些正是受《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加強支付受理終端及相關業務管理的通知(銀發〔2021〕259號)》影響的行業。
“(2021年上半年)支付業務的總支付交易量表現強勁,突破人民幣9904.1億元,同比增長56.1%,其中基于應用程序的支付服務的總支付交易量同比增長72.9%,占比從去年同期的55.8%增長至61.8%。盡管如此,整體線下聚合支付的市場滲透率仍存在較大提升空間,本公司認為在擴大商戶規模方面仍具有重大機遇。”移卡(9923.HK)2021中期報告中顯示,2021年上半年,在商戶生態方面,活躍支付服務商戶數目同比增長30.6%至近613萬,二維碼支付日交易筆數峰值增長至近4200萬筆。在消費者生態方面,通過專注于以小額高頻場景為主的線下支付場景,移卡通過商戶生態觸達的消費者數量同比增長67.2%至8.224億。
“從交易規模、服務商戶數等綜合能力來看,移卡位居中國非銀行獨立二維碼支付服務市場NO.1”。易觀分析數據顯示,2021年單月,拉卡拉日峰值筆數為3300萬筆,美團為2000萬筆。
關鍵詞: 個人收款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