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必平(688393)4月1日晚間發布的年報顯示,2021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4.39億元,同比上漲16.93%。剔除報告期內終止實施股權激勵需計提的股份支付費用的影響(不考慮所得稅影響),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8713.10萬元,同比增長2.81%。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研發費用大幅增長65.52%,達4590.19萬元。
安必平主要聚焦腫瘤篩查與精準診斷,目標客戶為醫院病理科。安必平生產的試劑以及儀器,幫助醫生對絕大部分疾?。ㄓ绕涫悄[瘤疾?。┑暮Y查和診斷做出決定性的判斷。對腫瘤的確診、分型、用藥指導、復發監控、藥效監控有著不可或缺意義。
據了解,安必平自主研發了常規病理、液基細胞學(LBP)、免疫組織化學(IHC)、熒光原位雜交(FISH)、PCR等檢測技術平臺,涵蓋從組織、細胞到蛋白、分子水平的腫瘤篩查與診斷需求。已經開發出了570種病理診斷相關注冊/備案產品,可用于多類腫瘤的篩查及診斷,是國內腫瘤篩查及診斷行業內技術平臺最豐富、產品種類最多的企業之一。一部分產品已獲得CE歐盟、英國標準協會(BSI)、日本厚生勞動省的認證,在眾多三甲醫院得到應用。
據了解,為實現宮頸癌篩查精準化,推動病理科智能化,提高篩查效率,安必平推出了一系列數字病理產品:“實視”實時鏡下視野共享系統、“愛病理”病理醫生社區APP,并正在自主研發病理科報告系統及全自動數字切片掃描系統。此外,安必平還與騰訊合作,聯合開發宮頸細胞學人工智能輔助診斷系統,據年報顯示,該項目已完成產品研發定型工作,正在準備產品注冊證申報與臨床試驗工作。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末,我國目前在冊的病理醫生(包括執業醫師和助理執業醫師)為1.8萬人,病理醫生的缺口至少為6.6萬人。據安必平測算,如果病理人工智能投入臨床使用,預計能夠減少病理醫生 65-75%的“篩陰”讀片工作。
宮頸癌篩查是當前病理 AI 中應用最廣泛的檢測場景。我國適齡女性人口在4億人左右,以每人年均0.5次宮頸癌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查(TCT)檢查計算,宮頸癌細胞病理篩查潛在市場規模約為442億元,這為病理AI進行宮頸癌篩查提供了廣闊發展空間。
據安必平董事長蔡向挺透露,“2022年,公司在繼續做好核心主業的基礎上,將在三個戰略新業務上發力,包括病理科共建、病理AI系統、伴隨診斷。三大業務將立足于現有業務的核心技術,拓展互聯網、AI技術以及腫瘤精準用藥所需的伴隨診斷,對提高公司的核心競爭能力,搶占市場先機具有重要戰略意義?!?文穗)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