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網由于疫情引發的“囤菜”需求,預制菜成了網紅,熱潮之下,廈門建發集團也瞄準了預制菜產業園生意。
4月14日,廣東省肇慶市高要區2022年第一季度產業項目“云簽約”儀式上,廈門建發集團旗下的廈門建發物產有限公司正式與高要區人民政府簽訂了粵港澳大灣區(高要)預制菜產業園建設戰略合作協議,與肇慶市高要建投投資開發集團有限公司簽訂了建發(廣東)預制菜運營管理有限公司項目合資合同。
根據合作協議,雙方將在粵港澳大灣區(高要)預制菜產業園建設中,在園區運營、配套產業園原物料供應服務、冷鏈倉儲物流及信息化服務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進一步推動“大灣區菜籃子工程”“農業RCEP三產合作基地”“鄉村振興農產品(000061)食品化工程聚集區”等建設。
據稱,粵港澳大灣區(高要)預制菜產業園將成為大灣區預制菜“第一園”。
事實上,預制菜并非什么新事物,人們打小就接觸的方便面、罐頭類產品都屬于預制菜。按照解釋,預制菜是針對家宴大菜制菜程序繁雜特點,運用現代標準化流水作業,對菜品原料進行前期準備工作,簡化制作步驟,經過衛生、科學包裝,再通過加熱或蒸炒等方式,就能直接食用的便捷菜品。
簡單點說,就是將各色食材配以輔料,通過安全衛生的工業生產方式,制作為成品或半成品,讓消費者只需簡單加工就能快速做出菜肴,因而也被稱為快手菜或方便菜。
這種產品對于“手殘黨”或者工作繁忙的現代人而言,無疑是一大心頭好——只需要十幾分鐘甚至幾分鐘,就可以制作出新鮮熱辣的家常菜,甚至是工序復雜的“大菜”都信手拈來,還安全衛生,這不是很多人都向往的生活嗎?
加上現在疫情常態化,居家隔離的情況并不少見;另外就是喜歡宅家的人群增多,預制菜無疑成了他們日常所需的一大選擇。
配合如今日漸完善的物流行業,可以預期,預制菜未來前景非常可觀。
目前,預制菜市場規模已不可小覷。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2021年中國連鎖餐飲行業報告》,關于預制菜賽道的數據是:目前我國預制菜行業市場規模約為2100億元,到2025年行業規模有望增長至6000億元左右。
另有數據指,預制菜行業在過去5年均實現20%以上年增長,2022年市場規模達到4100億元,若能繼續保持20%以上的增速,未來5年內將達到萬億規模。
另有數據預計,未來6到7年間,我國預制菜行業有望實現3萬億元以上規模,成為“下一個萬億餐飲市場”。
雖然各家數據有所不同,但對于預制菜未來廣闊市場的看法是一致的。對于擅長食品批發及銷售的廈門建發物產而言,預制菜產業園實屬一筆好生意。
資料顯示,預制菜在餐飲行業早已流行,是B端如酒店、餐廳等餐飲經營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隨著大眾線上消費的習慣推動以及疫情影響,預制菜也從B端逐漸走向C端。
有分析指出,2021年中國預制菜市場規模約3000億元,大多來自B端市場。但目前整體趨勢正從B端轉向C端,真正意義上的C端消費品預制菜占比不到30%,約900億元規模。
據全球市場監測和數據分析公司尼爾森預測,消費者飲食習慣可能在疫情后發生永久性改變。調查的受訪者中,有86%表示與疫情之前相比會更多地選擇在家吃飯;而B端企業,隨著快餐、團餐、外賣等業態的發展以及人力、租金成本的不斷上漲,對“降本增效+出品標準化”提出更高需求。
國海證券研究所今年1月份發布的研究報告也表示,如今餐飲連鎖化率持續提升,外賣、團餐等新業態快速發展,餐飲降本提效需求推動預制菜在B端提升滲透率,消費升級疊加疫情催化,C端需求也逐步打開,預制菜為近五年食品加工行業中發展最快的子行業之一,預計2026年規模超4000億元,復合增速15%。
分析指出,隨著市場需求快速增長,預制菜行業也迎來較大發展契機,創業者和資本紛紛涌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預制菜相關企業約達7.2萬家,2020年相關企業新注冊1.3萬家,達到十年新高。
報告還統計,最近兩年,包括預制菜供應鏈企業、零售企業在內的融資事件超過30起,投資方包括美團、創新工場、紅杉資本等明星機構,融資總額高達上億元。
雖然預制菜有著龐大的市場規模以及方興未艾的創業者,但相關的行業標準似乎并未形成,且存在著集中程度低且區域之間的發展不均衡、規則規范不統一,產業進入門檻較低等問題。
據了解,目前除了少數頭部企業如恒興集團、正大集團等,其余大多為分散在各地的中小企業。根據行業報告,山東是預制菜企業數量最多的省份,達到8400多家,平均每個縣就有150多家。
當然,在萬億產業熱潮面前,政策層面的引導也紛紛出臺,如廣東、山東、福建、河北等地就先后推出預制菜產業發展政策,計劃打造“預制菜之都”“千億產業集群”或“單項冠軍企業”等。
無論是從市場面或是政策面看,廈門建發的預制菜產業園生意都是值得期待的,不過另一方面,這個“藍海”同樣有著競爭壓力。
就在廈門建發簽訂粵港澳大灣區(高要)預制菜產業園建設戰略合作協議之后的兩日,4月16日,緊挨肇慶市的佛山市——餐飲上以“順德菜”出名的地方,也迎來省級領導指示:
佛山要充分發揮在產業、市場、文化等方面的優勢,深化落實加快推進廣東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十條措施,搶占預制菜產業發展高地。要加快預制菜產業發展,高標準規劃建設預制菜產業園區,布局打造預制菜全產業鏈,著力推進預制菜標準化、規模化、產業化生產,盡快形成龍頭引領、產業集聚效應……要打造特色品牌,進一步擦亮佛山順德世界美食之都品牌,引進培育一批品牌企業,研發更多品牌產品,強化標準體系建設,讓更多預制菜走向市場、走進千家萬戶。
除了“鄰居”之間的競賽外,大灣區預制菜“第一園”還有來自遠方的同行競爭,如濰坊4月16日就進一步明確了打造“中華預制菜產業第一城”的目標,昌樂縣強化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助推預制菜產業快速發展。
未來有很多變數,而如今廈門建發已經搶占了大灣區預制菜“第一園”的高地。
解局 | 從局外到局內,觀察和解讀行業、企業與市場的真實一面。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