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7日,中國證監會與香港證監會聯合公告稱,為進一步深化內地與香港股票市場互聯互通,促進兩地資本市場共同發展,原則上同意兩地交易所將符合條件的交易型開放式基金(交易所買賣基金)(以下簡稱“ETF”)納入互聯互通。ETF納入互聯互通對資本市場有何影響?多家機構發布最新解讀:
國聯證券:ETF納入互聯互通,對符合條件的ETF規模有正面影響
國聯證券指出,ETF納入互聯互通標的,整體上看,有利于促進兩地資本市場共同發展,有利于豐富兩地投資者的投資標的,也有利于提高兩地ETF的規模和流動性。ETF納入互聯互通后,對符合條件的ETF規模有正面影響,尤其對重要的寬基指數產品如300ETF、50ETF、創業板ETF等和熱門行業如光伏、新能源、銀行等行業對應的ETF可以帶來海外資金流入。
中金公司:ETF納入互聯互通將直接利好A股及港股兩地的資產管理人、券商及交易所
中金公司認為,互聯互通擴展至ETF產品,將進一步促進A股對海外投資者開放、港股和其他類產品對內地投資者開放,對兩地市場也將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直接利好A股及港股兩地的資產管理人、券商及交易所。
華創證券:長期來看,ETF納入互聯互通將進一步豐富市場資金結構,提升交易活躍度
華創證券指出,此次ETF互聯互通對證券行業短期業務收入影響不大:參考股票市場,滬深港通占流通A股市值比重約為1.5%,總體占比不大。資管業務上,若以當前ETF規模及費率計算,ETF業務帶來的全年管理費收入合計約56億元,占行業管理費收入的4%。經紀業務上,據深交所年報,ETF交易量占股基交易量比重約為1.3%,交易傭金率約在3%%。從當前規模來看,ETF業務對券商業績影響不大,對經紀、資管業務收入會有小幅提振;但長期看,進一步豐富市場資金結構,提升交易活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