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比增長8.5%,美國勞工統計局于當地時間2022年8月10日發布了這一萬眾矚目的7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數據。其前值9.1%,市場預期8.7%;核心CPI同比增長5.9%,與前值持平,市場預期為6.1%。
通脹舒緩打消了市場對美聯儲持續激進加息的擔憂,美股大漲。截至10日收盤,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漲1.63%,標普500指數漲2.13%,納斯達克指數漲2.89%。值得注意的是,納斯達克指數自6月中旬以來漲幅已超過20%,進入牛市。
7月以來,海外市場普遍反彈。納斯達克指數7月大幅上揚12.35%,標普500與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也分別上漲9.11%和6.73%。同期,歐洲市場亦同比上漲,法國CAC40、德國DAX和英國富時100指數當月分別上漲8.87%、5.48%和3.54%。國內方面,A股7月震蕩回調,上證指數和深證成指分別下跌4.28%和4.88%。
中美股市行情逆轉,但在對未來的預期方面,市場對兩地的吸引力還是有著自己的邏輯。
融智投資基金經理夏風光向經濟觀察報表示,8月10日、11日,北向資金分別凈買入-62.36億元和132.95億元,其中關鍵的推手是隔夜美國通脹數據不及預期,從美元指數到美國主要股指都在重新定價美聯儲的貨幣政策轉向;國內當前寬松的資金面繼續延續下去的可能性也有增加,進而提升A股資產的吸引力。
在瑞銀資產管理(上海)董事、資產配置基金經理羅迪看來,當前中國經濟處于復蘇之中,且政策面有望繼續寬松,宏觀環境對股市較為有利;同時,A股在估值層面具有吸引力,只要基本面持續好轉,那么股票就有相應的上行空間。美股方面,其當前吸引力仍不足:從估值層面看,美股相對于美債而言估值吸引力仍然較低;從市場情緒層面看,目前美股波動率處于抬升階段,對估值可能造成進一步的承壓;從盈利層面看,伴隨著美國經濟基本面的走弱,將導致企業盈利增速的下降。
美聯儲轉鴿?
年初至今,美國通脹“高燒不退”,美聯儲則連番加息以抑制通脹。美國聯邦基準利率在半年內自0附近上調至2.25%-2.5%區間。在連續兩次加息75個基點后,美國7月CPI降溫令市場對于美聯儲三度加息75個基點的擔憂大幅緩解,但有多位市場人士指出,通脹仍不可掉以輕心。
數據顯示,美國7月CPI同比下行至8.5%,核心通脹持平于5.9%,兩項數據均低于海外市場預期,是自去年初美國通脹上行以來首次出現;美國7月CPI環比由上月的1.3%轉為零增長,也是2020年下半年以來的最低增速。
具體來看,能源是拖累7月CPI同比與環比下行的主因。同比看,能源價格同比從41.6%回落至32.9%,影響CPI下降0.58個百分點;環比看,汽油(-7.6%)和天然氣(-3.6%)價格下跌,邊際拖累CPI環比約1個百分點,貢獻了77%的回落幅度。此外,出行相關商品和服務拖累核心通脹環比漲價放緩。汽車、休閑耐用品及車輛、服裝和鞋價格漲幅均有所回落或下跌。
不過,7月房租環比上漲0.6%維持高位。華創證券宏觀團隊指出,一方面是受前期房價上漲的影響,另一方面則與強勁的美國就業數據相互印證,偏強的租房需求支撐著房租的韌性。
華創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張瑜表示,從目前情況看,很難下“美國通脹見頂下行”的結論,預計美國CPI同比年內仍在7%以上區間運行,核心CPI同比則在6%附近波動,兩者在8-9月份均仍有反彈風險,可能要到明年一季度才能看到通脹讀數的明顯回落。
張瑜認為,7月通脹讀數回落,主因油、氣價格下跌所致,但油、氣價格波動大,對通脹影響極不穩定;再者,核心通脹漲勢放緩主要來自于出行相關商品和服務價格的短期下跌,而占比權重最大的房租價格依然堅挺,這是核心通脹乃至于整體通脹韌性的支柱。在就業尤其是服務業就業強勁以及薪資上漲背景下,核心通脹漲價壓力仍然較大。
中金公司亦指出,勿因單月降幅而低估美國通脹韌性。總體上,雖然通脹有所放緩,但從分項數據中很難得到通脹風險解除的有力證據,反而是此前一周公布的非農就業數據異常強勁,或意味著降低通脹還有很長的路。
8月6日,美國勞工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7月份非農就業人數增加52.8萬人,前值為39.8萬人;失業率為3.5%,前值為3.6%。強勁的就業數據令市場印象深刻,也印證了鮑威爾此前美國經濟并未陷入真正衰退的表態。鮑威爾此前在7月利率決議公布后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美聯儲將在某個時候放慢加息步伐,但他也明確稱美聯儲認為勞動力市場仍然強勁,這抵消了需求放緩的影響。
雖然通脹與就業數據雙雙利好,但市場預計美聯儲尚不會掉轉加息方向。美聯儲此前表示,只有CPI連續幾個月下降才會放松貨幣政策。但當前美國8%的通脹水平距其2%的目標水平仍相差甚遠。
高盛認為,7月下半月,美國的投資者已經開始定價美聯儲會放松其政策。當前的美股反彈、美債收益率下行以及美元走弱,都是投資者定價美聯儲會很快調轉方向的表現。但短期內,美國的通脹依然將維持高位,維持在美聯儲“不舒適”的區間,這很難令美聯儲調整貨幣政策的方向。
羅迪表示,從美國的經濟數據來看,制造業和服務業活動都處于下行軌道,經濟放緩是比較明確的事實。所以盡管食品和能源領域受到供給端的沖擊,推動美國CPI指數持續走高,但是經濟放緩也使得美國核心通脹已見頂回落。不過鑒于CPI通常會對核心通脹有一定的傳導作用,因此美聯儲仍需繼續加息以抑制通脹。基于目前的節奏,預計美聯儲年內或將繼續加息100個基點。
A股獨立行情何往?
自4月末下探至“市場底”后,A股迎來一輪強勁反彈。4月27日至6月30日,上證指數上漲14.89%,深證成指上漲21.06%,創業板指漲幅更達到23.86%。期間,北向資金持續流入布局。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2022年1至6月,北向資金分別凈流入167.75億元、39.80億元、-450.83億元、63.00億元、168.67億元和729.60億元,累計凈流入717.99億元;6月份大幅凈流入729.6億元創下年內單月新高,且為互聯互通機制開通以來單月凈流入第三高。7月,北向資金流向逆轉,凈賣出210.68億元,A股三大股指也集體震蕩下行。
此前,A股受益于國內流動性寬松預期與下半年經濟有望進一步回暖的支撐下企穩回升。但7月以來,新能源板塊回調,金融地產與消費板塊也相繼回落,A股支撐漸弱,景氣趨淡。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7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9.0%,比上月下降1.2個百分點,位于臨界點以下,制造業景氣水平有所回落。從企業規模看,大、中型企業PMI分別為49.8%和48.5%,比上月下降0.4和2.8個百分點,降至臨界點以下;小型企業PMI為47.9%,比上月下降0.7個百分點,仍低于臨界點。7月份,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3.8%,比上月下降0.9個百分點,仍位于擴張區間,非制造業連續兩個月恢復性增長。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解讀稱,總體上看,我國經濟景氣水平有所回落,恢復基礎尚需穩固。7月份,受傳統生產淡季、市場需求釋放不足、高耗能行業景氣度走低等因素影響,制造業PMI降至49.0%;非制造業連續兩個月恢復性增長,服務業延續恢復態勢,建筑業擴張加快。
招商證券宏觀團隊認為,對比制造業和服務業PMI,當前經濟走勢仍然符合一輪疫后復蘇的結構性特征,即工業部門復蘇節奏領先、速度較快,復蘇結束也更早;服務業部門復蘇節奏滯后、速度較緩,復蘇持續性則更高。問題在于,目前工業部門的復蘇遠未達到充分水平,即便7月是季節性生產淡季,制造業PMI的表現仍然是明顯偏弱的。比較明顯的外生因素是貫穿整個7月的疫情反彈,但疫情擾動不足以解釋所有問題。考慮內生因素,一是內需和外需分別受到多方因素掣肘,二是能源價格和需求壓力導致上游供給主動收縮。
其認為,下一階段國內經濟的幾個潛在結構性亮點與“用好既定政策”有關:一是專項債形成實物工作量、政策性銀行信貸和基建投資基金加速;二是房地產風險緩釋、施工強度改善帶動后端;三是疫情襲擾和政策優惠維持汽車消費高景氣。
8月10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2022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下稱《報告》)。《報告》稱,加大穩健貨幣政策實施力度,發揮好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主動應對,提振信心,搞好跨周期調節,兼顧短期和長期、經濟增長和物價穩定、內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堅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發貨幣,為實體經濟提供更有力、更高質量的支持。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加大對企業的信貸支持,用好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重點發力支持基礎設施領域建設,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力爭經濟運行實現最好結果。
夏風光表示,美國通脹數據不及預期,市場關注美聯儲的貨幣政策轉向,而國內當前寬松的資金面繼續延續下去的可能性也有增加。從當前的換手率來看,活躍資金仍然主要集中在小盤股,但以上證50為代表的大盤股,具有估值低、股息率高的特點,能夠起到穩定市場的作用。如果市場總成交量沒有明顯的上一臺階,市場的風格仍然會以小盤成長股為主導。預計市場還是會維持區間寬幅震蕩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