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財聯社10月9日訊(記者 劉夢然)四季度伊始,久經高價硅料“煎熬”的光伏產業鏈傳來振奮消息。根據工信部網站消息,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能源局集體約談了部分多晶硅骨干企業及行業機構,引導相關單位加強自律自查和規范管理。
一位光伏行業分析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多晶硅價格居高難下,對光伏終端需求已經形成抑制。目前,硅料成交價維持在30萬元/噸之上,與之相對應是組件價格徘徊在1.90-2元/W之間。地面電站屬于價格敏感型市場,對于高價組件接受度較低,降價才能裝機。
目前,光伏產業鏈價格整體有望進入持穩狀態。根據三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促進光伏產業鏈供應鏈協同發展的通知》有關要求,為深入引導光伏產業上下游協同發展,三部門有關業務司局在組織開展光伏產業鏈供應鏈合作對接的基礎上,近期集體約談了部分多晶硅骨干企業及行業機構,引導相關單位加強自律自查和規范管理。
三部門對相關單位提出工作要求。其中提到,要統籌推進光伏存量項目建設,合理釋放已建產能,適度加快在建合規項目建設步伐,同時對后續新建產能大規模投產要提前研判、防范風險。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更早之前的今年7月,面對供應鏈價格持續上漲,工信部已牽頭有關部門協調。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表態,已關注到部分組件企業停產減產,降低開工率。今年6月,組件招標量已降至年內最低,上半年新增裝機中有70%為對價格敏感度相對較低的分布式,對價格敏感度高的集中式電站已受到抑制。
上述分析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硅料在四季度將迎來產能釋放高峰期。硅料供應充足預期下,產業鏈上游熱度逐漸消退。10月預計產出8萬噸以上硅料,包括通威股份(600438)、新特能源、保利協鑫、青海麗豪等均有新產能爬坡至滿產,可以充分滿足下游硅片生產需求。
據市場反饋稱,主流價格區間已經逐漸平穩,硅料價格繼續上漲的動力下降,且買方心態處于持續調整變化的階段,對于10月硅料有效供應量的增幅信心充足預期下,搶購或囤貨現象陸續消退。
四季度硅料有望進入下降通道,已經成為業內共識。據SMM預測,硅料供應在9-10月將出現明顯增長。進入第四季度,隨著后續新建產能的投產以及產能的繼續爬坡,硅料供應增長率有望進一步增加,國內多晶硅供應有望在年前實現供需平衡甚至出現小幅累庫,遠期看價格恐難有較明顯漲幅。
(編輯:曹婧晨)
關鍵詞: 光伏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