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慶假期后的首個交易日,A股高開低走,滬指年內二度失守3000點關口。截至10月10日收盤,上證指數報2974.15點,跌1.66%;深證成指報10522.12點,跌2.38%;創業板指報2236.24點,跌2.30%。
滬深兩市延續節前地量成交態勢,合計成交6279.90億元,其中滬市成交2901.20億元,深市成交3378.70億元。北向資金凈買入14.31億元,南向資金凈買入3.95億元。
盤面上,申萬一級下31個行業分類中,僅農林牧漁、煤炭、石油石化、公用事業與房地產等5個板塊收紅,農林牧漁板塊領漲市場,漲幅為3.35%;食品飲料與電子板塊領跌市場,跌幅分別為4.70%和4.30%。個股方面,滬深兩市僅845只個股收紅,3954只個股收跌。
10月10日,食品飲料與電子板塊雙雙跌超4%,前者系因海天味業(603288.SH)涉添加劑“內外有別”引發輿論爭議,后者則受累于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出臺新的芯片出口管制措施、進一步限制向中國出口半導體和芯片制造設備。長假期間,外圍市場先揚后抑,市場此前押注美聯儲“轉鴿”令美股上揚,但就業數據表現強勁等預示消費旺盛,通脹壓力較大,為強勢美元提供依據;俄烏沖突階段性升級沖擊大宗商品價格也令市場承壓。
方正證券分析師趙偉表示,今年的最大風險就是“漲出來的風險”,無論是“茅股”的輪番殺跌,還是賽道股的沖高回落,都是股價漲至歷史高位后的大幅回調。不過,前者下跌是經濟周期的轉變所致,后者的下跌是資金的獲利回吐,性質完全不同;但二者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股價漲到極致,這是引發“茅股”與賽道股股價大幅調整的內在邏輯。
德邦基金人士則告訴經濟觀察網,該公司在年初時判斷2022年A股行情難言牛熊,在宏觀經濟波動性和不確定性持續放大的時候,突發事件看似獨立卻常態化發生,給投研工作增加了難度。在關注長期的同時,今年要求投研更聚焦在階段性的行情上。
半導體重跌
10月7日,美國加碼對華芯片出口管制。美國商務部以國家安全為由,對向中國出口的芯片和相關生產設備增加限制,主要針對先進運算芯片和特定工藝制程的半導體設備實施出口管制,并將31家中國公司實體、研究機構等列入未經核實清單(UVL)。
10日開盤后,半導體板塊大面積殺跌。長川科技(300604.SZ)跌19.99%,鼎龍股份(300054.SZ)跌13.62%,共9只個股跌幅超10%;電子板塊下298只個股中,僅21只收紅。
此前,蘋果公司因采購長江存儲閃存芯片受到美國多名議員詰難,稱iPhone使用中國廠商芯片將帶來重大隱私安全漏洞。蘋果公司隨后表示相關芯片只會用于國行版iPhone。
西部證券電子行業報告指出,某種程度而言,BIS對中國半導體限令愈見嚴格,未來半導體行業、甚至于某些成熟制程的發展也會受到相對不利的影響,疊加去年IC行業的高成本基數,fabless的IC設計類公司所面對的行業形勢與成本壓力仍然短期難解。
商務部發言人10日在就美商務部升級半導體等領域對華出口管制并調整出口管制“未經驗證清單”應詢答記者問時表示,美方升級半導體等領域出口管制措施是典型的科技霸凌做法。商務部發言人表示,美方將31家中國實體列入“未經驗證清單”,進一步升級半導體等領域出口管制措施,不僅違背雙方合作精神、罔顧雙方合作事實,而且嚴重阻礙中美企業間正常經貿往來,嚴重破壞市場規則和國際經貿秩序,嚴重威脅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中方對此堅決反對。中方呼吁各方加強合作,共同構筑安全穩定、暢通高效、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的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體系。
“殺白馬”不止
長假期間,海天味業“添加劑”事件持續發酵。海天味業被指在境內出售的海天醬油含多種添加劑,出口產品配料表則顯示醬油原料為水、大豆、食鹽等,無添加劑成分,輿論質疑海天味業產品添加劑內外有別或涉及食用安全性問題。
10月10日,海天味業開盤重挫,截至收盤報75.08元/股,跌9.35%。此外,酒業個股先大面積殺跌,蘭州黃河(000929.SZ)跌10.04%,重慶啤酒(600132.SH)跌10.00%,舍得酒業(600702.SH)跌7.08%,山西汾酒(600809.SH)跌6.35%,貴州茅臺(600519.SH)跌4.62%。
海天味業于當日發布澄清公告稱,其產品在國內外市場均銷售不同檔次、含或不含食品添加劑的產品,公司生產經營未發生重大變化。此前,海天味業發布聲明表示,公司所有產品中食用添加劑的使用及標識均符合相關標準要求,還稱有人企圖用“雙標”事件挑起消費者與中國品牌企業的矛盾對立,嚴重影響“中國造”的世界聲譽。
作為消費行業“大白馬”,海天味業受到公募資金“輕視”,僅位列公募基金2022年半年報重倉股第178位。Wind數據顯示,截至二季度末,公募基金持有海天味業合計1.07億股,占其流通股比重為2.32%,持股市值占基金凈值不足0.04%。
2022年上半年,海天味業實現營收135.32億元,同比增長9.73%;凈利潤33.93億元,同比增加1.21%。截至10月10日收盤,海天味業市值為3479億元,市盈率為51.84倍,遠高于食品飲料行業平均33倍的水平。
中郵證券認為,此次事件對海天短期業績、股價略有影響,但長期價值仍在。短期情緒釋放下,可能對其股價造成較為短期影響;但長期看,海天味業在渠道滲透度、產品豐富度上相較第二梯隊公司均有較為顯著的優勢,此次事件預計不影響其長期價值。
國慶節前,A股“殺白馬”行情不止,“券茅”東方財富(300059.SZ)、“藥茅”藥明康德(603259.SH)、“醫美茅”愛美客(300896.SZ)等大白馬個股先后殺跌;9月22日,片仔癀(600436.SH)在沒有明顯利空消息的情況下,盤中一度逼近跌停,至收盤跌7.20%。
融智投資基金經理胡泊向經濟觀察網表示,在市場調整、量能萎縮的情況下,個股的買盤不足可能有流動性折價的風險,而前期漲幅較大、估值高位、機構持倉集中的個股,往往因其持倉集中在調整過程中容易出現踩踏,波動性明顯加大。
“外脹”
國慶假期,外圍市場先揚后抑,此前市場押注美聯儲在9月ISM制造業數據大幅不及預期、英國財政刺激計劃致股匯債“三殺”等不利情況下,美聯儲或最早于2023年5月起“轉鴿”。
四季度的第一個交易日,美股三大股指齊漲逾2%。10月3日公布的美國9月ISM制造業指數降至50.9,創下2020年5月以來新低,不及市場預期52.2的水平。據悉ISM數據走低主要系新訂單連續三個月萎縮,新訂單相對于庫存再次暴跌。該數據跌至兩年來低點加強市場對經濟衰退的擔憂,但另一方面,經濟前景趨暗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經濟過熱對美聯儲“轉鴿”的阻礙,美股應聲大漲。
2022年3月以來,通脹高企令美聯儲走上加息快車道。今年3月、5月、6月、7月和9月,美聯儲連續分別加息25bp、50bp、75bp、75bp和75bp,將美國聯邦基準利率自0附近提升至3%至3.25%,連續加息300個基點也創下了美聯儲40多年最快加息紀錄。
興業證券策略報告認為,9月議息會議后,美聯儲加息預期進一步升溫,點陣圖指向年內再加息100bp至125bp,即11月/12月單月仍有加息75bp的可能性,此輪加息終點可能接近5%。
9月23日,英國政府宣布巨額財政刺激計劃,主要包括減稅與能源補貼兩方面。隨后,英國出現股債匯“三殺”,英鎊一度暴跌近7%,英國2年期利率驟升近100bp(基點),英國股市則大跌近4%。市場人士指出,市場反應說明投資者普遍預期該政策存在嚴重問題,英國CPI通脹高達10%,目前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控制通脹,因此財政與貨幣政策都應當保持緊縮。
10月3日,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發布《2022貿易與發展報告》。報告指發達經濟體持續加息可能將全球經濟推入衰退,并對貧窮國家造成損害。其預計,美聯儲關鍵利率每上升1%,隨后三年其他發達國家經濟產出將減少0.5%,貧窮國家將減少0.8%。其估計美聯儲年內加息活動已致貧窮國家經濟產出減少3600億美元。
目前,除中國與日本外,歐元區、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韓國與印度等主要經濟體央行紛紛跟進美聯儲加息路徑。平安證券認為,短期來看,美聯儲加息速度不一定明顯快于非美央行,但由于美國經濟相對具備韌性、且美聯儲抗擊通脹的決心更強,預計美聯儲加息終點或更遠、且更可持續,這使未來一段時間美元資產仍獲得較強支撐。
內外因素共振
經歷了4月末“市場底”至6月末的強勁反彈后,A股自7月初又持續回調至今,并繼4月25日后,滬指時隔107個交易日再度跌破3000點整數關口。
星石投資認為,10月10日的下跌是國慶假期海外風險因素的一次性反映。一方面,長假期間海外緊縮預期轉松后再次收緊,美國9月非農就業數據好于預期為大幅度加息提供支撐;另一方面,俄烏沖突出現了階段性升級,原油價格出現快速上漲也壓低了資金的風險偏好。
國內方面,經濟預期尚未出現扭轉,股市情緒仍偏弱。今年長假期間國內局部疫情出現擴散,消費活動也弱于往年同期,地產成交數據尚未出現回暖,經濟基本面并未出現明顯改善信號,國內經濟預期依舊保持底部徘徊。
9月29日,央行、銀保監會階段性放寬部分城市首套房貸利率下限;9月30日,央行下調首套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財政部、稅務總局宣布換購住房個人所得稅退稅。三項松地產組合拳密集出臺下,國盛證券宏觀團隊傾向于認為四季度地產景氣度有望修復,但顯著回暖難度較大。往后看,經濟下行壓力仍大,穩增長需要穩地產,地產政策進一步放松可期。
消費方面,據文旅部數據,國慶假期國內旅游出游4.22億人次,同比下降18.2%,是2020年下半年以來數據表現最弱的一個假期。交通部數據則顯示,國慶假期全國日均旅客發送量3650.6萬人次,同比下降36.4%,降幅較中秋假期有所收窄。
9月30日,國家統計局通報9月中國采購經理指數運行情況。9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1%,環比上升0.7個百分點,升至擴張區間。同時,9月份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0.6%,環比下降2.0個百分點,仍位于擴張區間,非制造業擴張有所放緩。9月份,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0.9%,比上月下降0.8個百分點,仍高于臨界點,表明我國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總體繼續擴張,但擴張步伐有所放緩。
招商證券策略團隊認為,進入2022年10月,經濟數據邊際繼續改善,融資需求邊際回暖,人民幣貶值壓力緩解,美聯儲加息靴子將要落地,風險因素逐漸減退,A股將迎來反擊,重新回到震蕩上行趨勢。
招商證券認為,隨著中國經濟改善,美國經濟惡化,中美利差負值有望收窄,人民幣兌美元貶值壓力減輕,甚至可能逐漸回到升值周期,中國經濟相對強有望吸引外資重回流入。內外因素共振改善,A股有望絕地反擊,重回上行趨勢。風格方面,經濟回暖,社融增速和利率反彈有助于大盤價值風格整體繼續占優。臨近三季報,部分高增速的成長領域也有望迎來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