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政策暖風頻吹,央行等四部委在三季度末先后推出政策組合拳,進一步提振市場信心、刺激需求。房企融資情況得以改善,其中三季度房企發債整體規模略高于去年同期,達1351.98億元。同時,房企的發債成本有明顯下降,9月100家典型房企境內融資成本3.1%,環比下降0.42個百分點。
(資料圖)
民企發債逐步回暖
同花順(300033)數據統計,截至9月末,三季度地產債發行規模為1351.98億元,同比增加8.93%。從發行期限來看,房企傾向于中短期信用債。其中,1-3年(包括3年)地產債三季度發行規模503.1億元,發債占比增加至37.21%,同比上升了19.37%。不過3年以上的中長期債券發行量有所減少。普遍的觀點認為,市場信心的恢復仍需時日,未來長久期的債券發行量會逐步恢復。
從各個月來看,環比增加跡象明顯,克而瑞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9月100家典型房企的融資總量為622.1億元,環比增加61.8%,同比減少28%。從融資結構來看,9月100家典型房企的境內債權融資533.86億元,環比增加85.6%,同比增加15.8%;境外債權融資63.4億元,環比增加106%,同比減少75.3%。
受監管支持增信發債影響,多家民企成功發行了中債信用增進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債增”)擔保的中期票據。
深圳市卓越商業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卓越商管”)于近日發布2022年第一期中期票據公告,本次發行規模6億元,期限3年,申購區間為3%-4.3%,由中債信用增進公司提供全額無條件不可撤銷的連帶責任保證擔保。
這是今年8月以來,中債信用增進公司第6筆通過全額擔保方式支持民營房企發行的債券。此前龍湖、美的置業、新城控股(601155)、碧桂園、旭輝控股都曾通過增信方式成功發行中期票據,平均票面利率約3.3%。
跟上述5家房企不同的是,卓越商管的間接控股母公司卓越置業并未上市,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顯示民企融資逐步好轉。
此次卓越商管發行中期票據的募集資金,主要用于卓越集團在一二線城市的項目建設。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說,整體看,房地產市場已經走出最低谷,不論是按揭貸款還是房企融資,但相比按揭的全面放開,當下房企融資的恢復還比較緩慢,民企融資雖然逐漸開始恢復融資,但難度依然比較大,市場期待更多的穩樓市政策。
中銀證券分析師夏亦豐也認為,前期市場對地產預期過度悲觀。房地產行業從長期看,住房新增真實需求在未來十年內仍有平均10億平/年左右,經過2022年的調整,逐步接近市場真實需求的水平。銷售當前處于觸底回升階段,9月下旬以來,高頻數據也顯示地產銷售逐步轉好,一線城市率先修復,在密集出臺重磅利好后,降息和退稅有望進一步鞏固樓市復蘇的勢頭。雖然四季度行業整體資金壓力仍然較大,部分房企仍然存在爆雷風險,行業整體出清仍將預計持續2-3年的時間,但夏亦豐認為,房企信用風險最集中的爆發高峰期或已過去,優質民營房企已經逐步開始信用修復。
房企發債成本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三季度地產債發行成本有所下降,表現為票面利率低于3%的債券發行占比上升。據天風證券(601162)統計,三季度票面低于3%發行的地產債規模達474.04億元,占比35.06%,較去年增加21.25%。
克爾瑞的數據顯示,2022年9月100家典型房企新增債券類融資成本3.69%,環比上升0.16個百分點。
同比下降1.93個百分點。其中境內融資成本3.1%,環比下降0.42個百分點。不過發債主體仍然是集中在招商蛇口(001979)、華潤置地等國企央企以及財務狀況較好的萬科等民營房企;境外融資成本6.79%,主要是合景泰富發行的一筆約7.95億美元的境外優先票據,利率為6%。
2022年1-9月100家典型房企新增債券類融資成本4.3%,較2021年全年下降1.08個百分點,其中境外債券融資成本7.65%,較2021年全年上升0.53個百分點,境內債券融資成本3.7%,較2021年全年下降0.43個百分點。
具體企業表現來看,9月發債量最大的企業是華潤置地,發債總量達到了80億元,企業在月內共發行了20億元的公司債、30億元的中期票據以及一筆30億元的CMBS。本月發行債券的企業有19家,發債企業個數環比增加4家。從發債年限來看,金融街(000402)發行了一筆期限長達20.82年的CMBS。從債券發行利率表現來看,上實城開發行的一筆15億元的超短融利率僅為1.67%,是9月房企發行的所有債券中最低的。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應該說融資環境到了非常寬松的狀況,融資方面的支持也明顯增多。從短期看,9月份融資數據也還是有所改善的。但是難點是,主動去申請發債的企業數量少了,這也說明,企業信用風險還是比較大,也不是所有房企都會進入發債,畢竟投資者顧慮也還是比較多。就企業來說,既要看到政策環境總體趨于改善,也要意識到一些銷售和財務數據依然可能有惡化的風險。但是需要說明的是,關鍵要有新的打法。此刻非常考驗房企的能力和智慧。尤其是很多購房需求其實是壓抑的,如何挖掘出來,考驗企業的營銷團隊能力。
關鍵詞: 發債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