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數字化轉型疊加金融信創和數字貨幣強催化,銀行IT 支出高度景氣,公司作為上游銀行IT 領軍廠商,卡位核心客戶,有望全程受益。營收結構優化、成本改善,疫情寬松等多因素共振,公司有望在規模增長的同時持續提高盈利能力。 公司是國內銀行IT 領軍企業,在金融信創時代有望全程受益。公司為銀行等金融機構提供技術和外包服務。深耕頭部大行同時積極拓展股份行、中小行和非銀金融等機構。受銀行數字化轉型疊加金融信創和數字貨幣全面深入推進,同時2022Q4 開始疫情防控措施呈寬松趨勢,下游銀行IT 支出將在未來3-5 年維持高度景氣。公司有望緊跟金融信創的推進節奏,全程受益。信創抬高行業壁壘,公司作為行業領軍企業有望在行業集中度提升趨勢下獲得超行業水平增長。目前,公司在手訂單充沛,景氣度傳導有效驗證。 業務結構與客戶結構優化帶來毛利率持續提升。業務結構上看,公司的信息技術服務持續高速增長,2022Q3 實現收入6.21 億元,同比增長29.23%,其中軟件產品及解決方案收入2.19 億元,同比增長55.45%;客戶結構上看,國有大行相關營收占比逐步降低,2022 年前三季度來自股份制商業銀行的收入占公司總收入的17.34%,同比增長36.96%。營收結構優化疊加到期項目漲價,多因素支撐毛利率提升。 成本邊際改善,利潤加速釋放。互聯網企業招聘收緊導致IT 人員短期供給增大,以IT 人員薪酬為主要成分的營業成本將迎來邊際改善;隨著公司近期主要研發項目的落地,研發費用增速將得到有效控制;管理費用有望隨著公司營收的持續高增進一步攤薄。成本端改善加速釋放利潤。 首次覆蓋給予“強烈推薦”投資評級。金融信創強催化,銀行IT 高度景氣同時集中度有望提升,公司作為核心標的和領軍企業具有高彈性同時有望獲得超行業增速,營收結構優化與成本端改善支撐凈利率進入長期上行通道。 2022Q4 開始疫情政策明顯寬松,預期宏觀經濟迎來復蘇,公司生產和交付障礙逐步消除。我們預計公司2022-2024 年公司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 2.57、3.92、5.63 億元,對應 EPS 分別為 0.82、1.24、1.79 元/股,對應當前股價 PE 分別為 34.3、22.5、15.6 倍。預期公司2023 實現利潤高增,基于2023 年業績預估給予30 倍PE 估值,目標價37.2 元,對應33%空間。 風險提示:金融信創政策支持力度不及預期;銀行IT 投入不及預期;行業競爭加劇;防疫政策收緊。【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關鍵詞:
結構優化
同比增長
業務結構
數字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