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報道(記者徐文智)食品中農獸藥殘留、重金屬、微生物等指標是否合規,直接關系到群眾身體健康。檢測食品各項安全指標,提前發現隱藏在食品中的安全“隱患”,是各級食品抽檢人員肩負的重要職責。春節臨近,為了讓百姓過一個平安祥和的節日,在廣袤無垠的農村,抑或繁忙喧鬧的農產品(000061)批發市場,無論是身披明麗的陽光,還是戰斗在微芒的星光下,食品抽檢人員義無反顧日夜堅守,用他們的忘我辛勞為百姓食品安全筑起一道堅韌的食品安全“防線”。
田野上的食安“小分隊”
(相關資料圖)
1月11日上午,寒風拂面。陜西省西安市臨潼區北田街道辦的田塍之上,一個4人組成的食品抽檢小組快速走向一家名為安優的生活超市。
西安市食品藥品檢驗所業務科副主任李爾春一邊拉著食品檢測箱,一邊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說:“春節臨近,農村地區的食品安全是食品檢測工作的重中之重。大米、糯米粉中的鉛鎘重金屬,雞蛋中的氯霉素和甲硝唑,元宵、腌臘肉制品的過氧化值指標等,都是春節期間食品抽檢的重要指標。”
食品抽檢員在超市進行食品監督抽檢。徐文智/攝
1月11日10點40分左右,食品抽檢員張軻泊和馬建軍在西安市臨潼區市場監管局北田市場監管所監管干部萬亞洲配合下,進入安優生活超市,開始緊張的選樣、抽樣和信息錄入上傳工作。安優生活超市營業面積1200多平米,主要為周邊4萬多名北田村民和建筑工地職工提供日用商品。
“元宵是當地群眾過節喜歡采購的常見食物。我們主要檢測它的過氧化值、糖精鈉、菌落總數等指標。這些指標不合格會對人體消化系統造成不適。”“甜橙、沃柑等水果中的丙溴磷、毒死蜱含量如果超標,將會對人體健康造成一定危害。”“氯霉素為禁止使用的藥物,在動物性食品中不得檢出;恩諾沙星是動物專屬用藥,在產蛋雞中禁用。因此,雞蛋檢測中不得出現上述藥物……”食品抽檢員穿梭在超市各個食品區域,見縫插針回答《中國消費者報》記者的提問。記者看到,抽檢人員選擇的食品種類,直接關乎群眾的切身利益,與人民身體健康緊緊相連。
與此同時,在西安市的鄠邑區、長安區、蓮湖區、高新區等田野鄉間還有數支這樣的食品抽檢“小分隊”,在農村超市、集市、批發市場緊張地采集樣品,彼此攜手,共同護佑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
“本次春節食品專項抽檢緊緊圍繞春節期間百姓食品消費特點,堅持以問題為導向,突出重點區域、重點場所和重點品種,針對糧食加工品、食用油、肉制品等節日消費量大的食品開展專項監督抽檢。”西安市市場監管局食藥抽檢處陳煌英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說。
在國家食品安全抽樣檢驗信息系統完成抽樣信息錄入后,抽檢人員拉著抽樣食品,快速走出安優生活超市。此刻,午后的陽光已灑滿冬日里的渭北大地。多年從事食品抽檢工作的馬建軍笑呵呵地告訴《中國消費者報》記者,在超市里連軸轉上幾個小時,是食品抽檢人的家常便飯,早已習以為常。
這一天,西安市市場監管局5個食品抽檢“小分隊”共采集43批次樣品,包括糯米粉、雞蛋、柑橘、元宵、醬油、熟肉制品、植物調和油、大米、果蔬汁飲料、白酒等節日消費量較大的食品。
星光里的食安“哨兵”
1月12日凌晨3點16分,幾輛滿載蔬菜等農副產品的大型貨車正陸續駛入西安最大的農副產品批發市場之一的西安朱雀農副產品物流中心。燈火輝映的批發市場與四周黝黑的城市建筑,一明一暗,對比鮮明。此刻,距離批發市場入口不遠的地方,一間二層樓房的小門敞開,門楣上張掛著西安市市場監管局食品藥品檢驗所朱雀市場檢測室的牌匾。抬頭一看,二樓三扇窗戶燈光明亮。《中國消費者報》記者抖擻精神,拾級而上走進朱雀市場檢測室。
1月12日凌晨4點05分左右,食品快檢員在大肉區進行快檢抽樣。徐文智/攝
1月12日凌晨4點40分左右,食品快檢員在蔬菜區進行快檢稱重、抽樣記錄和樣品登記。徐文智/攝
西安朱雀農副產品物流中心日交易量1600多噸,為周邊25公里范圍內的人民群眾提供蔬菜、水果、生鮮肉、調料等日常生活服務。從這里每天轉運到城市各個角落的食用農產品食品安全狀況,直接關乎百萬市民的身體健康,也撥動著市場監管人員的心弦。
西安市市場監管局食品藥品檢驗所市場管理科負責人李小紅告訴《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胡家廟、朱雀、欣橋、新北城等多所大型農貿批發市場,分布在西安這座千萬人口城市四周,為了靠前阻擊、提早發現隱患,市場監管人員挺進一線,在全市大型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設立了8個食品快檢室。
凌晨3點50分左右,朱雀市場檢測室值夜班的快檢員弋佩、張寧和張敏靜,提前整理好檢測儀器、檢測單據、執法記錄儀,推著一輛小推車,在漆黑的夜幕下,走進交易繁忙的朱雀農副產品物流中心,開始日復一日的食品快檢抽樣。
人流穿梭、車流不息的深夜,在各個商戶攤位前忙碌抽樣的3位快檢員的流動身影,著實為這寒冷的夜晚增添了一抹溫暖底色。
“老板,抽檢啦。”“老板,多少錢?”“老板,簽字啦。”在近2個小時抽樣過程中,在不斷地選樣、稱重、付款、填表、核對、簽字的環節里,快檢員們反復說起的這3句語言在這寒冷的夜晚,盤桓回響。
這一夜,蔬菜區09號商戶黨明利要批發1萬多斤蔬菜;快檢員抽取的線椒、青椒、長茄等稱重1600克。這一夜,大肉區惠品肉業朱峰波批發了70多頭豬;快檢員抽取的里脊肉只有50克。
1600克與50克,份量很輕意義卻不一般。通過檢測這些食用農產品里的農藥殘留和瘦肉精指標,可以“守護”1萬多斤蔬菜和70頭生豬的食品安全狀況,更是為了保障這座城市正在安睡的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
“2022年,8個食品快檢室累計完成快檢抽檢171892批次,涉及蔬菜、水果、畜禽肉、食用菌、水產品及水發產品,合格170488批次,不合格1404批次,合格率99.18%。”李小紅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說。
凌晨6時許,《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走出西安朱雀農副產品物流中心。四處望去,滿載各類農副產品的小型貨車、三輪摩托車,正源源不斷地駛向城市各個角落。在采訪返回的路上,快檢員發來信息顯示,凌晨檢測的30批次蔬菜和2批次大肉結果全部為陰性。
心中裝著百姓,腳下日夜奔波。無論是鄉間田野的巡弋抽檢,還是星光里的凌晨快檢,新年伊始,廣大基層市場監管人員的堅守付出,恰是為了守護這神州大地的萬家“食”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