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今年以來,舟溪鎮緊緊圍繞和美城鄉“四大行動”,高標準建設城鎮管理好、生態環境好、文明新風好、法治宣傳好“四好”美麗鄉村,以“四項發力”為抓手,持續推動鄉風文明建設提質增效。
從村規民約發力,筑牢文明新風根基。成立村規民約領導小組,由公共管理辦指導各村修訂完善村規民約,在制定村規民約的過程中,村支兩委群策群力,廣泛吸納“兩代表一委員”、法律顧問、村民的意見和建議,村規民約涵蓋文明鄉風、思想道德、環境衛生、抵制高價彩禮、提倡厚養薄葬等多個方面,旨在聚焦樹新風、治陋習,大力弘揚孝老愛親、鄰里守望、愛崗敬業等文明風尚,教育引導群眾轉變傳統觀念,培育良好家風民風,使孝老愛親、遵紀守法、助人為樂等優良傳統成為文明新風的主旋律。目前,舟溪鎮共修訂《村規民約》12個。
從環境整治發力,夯實文明新風基礎。將農村環境整治與文明新風有機結合起來,在整合資金和凝聚合力上下功夫,依托打造1個州級示范點、2個市級示范點,按照全鎮70個網格全面鋪開的方式,全力推進和美城鄉“四大行動”。在曼洞村,以打造州級示范點為契機,探索“小組規”,堅持以村民為主體,聽民聲、匯民意,充分發揮組規民約在加強產業發展、環境整治、引領文明鄉風方面的積極作用,增加鄉村文明的厚度,助推和美鄉村新面貌。今年以來,獲評州級農村環境整治示范戶9戶,市級農村環境整治示范戶4戶。
從破舊立新發力,理出文明新風機制。成立“紅白理事會”12個,推薦政治意識強、品行良好、群眾公認、公道正派、熱心公益、奉獻精神強的村民為成員,致力于通過勸導和宣傳,引導村民杜絕鋪張浪費、大操大辦、高價彩禮、人情攀比、厚葬薄養等不良現象,引導群眾破舊立新,在村中形成健康生活、勤儉節約、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孝老愛親的和諧新風氣。如,曼洞村成立的紅白理事會,形成酒席不超過30桌、外親送禮不超過一百元和菜品不超過八個的村規,形成了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的良好氛圍。
在文化傳承發力,提升文明新風質效。大力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非遺文化,以優秀文化傳承及文化習俗改革推進鄉風文明建設。舉辦“舟溪甘囊香蘆笙節”非遺民俗活動,展現了舟溪鎮優秀人文魅力,對情郎村木鼓節中以往不良的習俗進行改革,倡導優秀文化傳承。同時,充分發揮傳統節日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涵養文明鄉風中的載體作用,增強人們對非遺文化的認同感、親近感,每年“端午節”依托村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組織開展包粽子主題活動,組織干部職工,家屬、退休干部、志愿者包粽子一起過節。
通訊員:羅畢進
二審:林澤霞
三審:王志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