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障北京市抗疫藥品生產供應,物流線上的工作人員每天早上6點到崗,一直加班到深夜12點。
全文1822字,閱讀約需3.5分鐘
【資料圖】
新京報記者趙利新 熊麗欣編輯 張樹婧 校對 賈寧
隨著首都疫情防控措施優化調整,疊加冬季易發流感等環境影響,近期市民購藥需求顯著增加。12月11日下午,新京報記者實地走訪北京市多家醫藥企業了解到,目前多家企業已開始生產線滿負荷運轉,備足原料、提高產能,全力生產供應重點防疫藥品;北京市藥監局已進駐疫情防控藥品生產企業,現場監督藥品生產企業的質量管理工作,讓首都藥品供應市場有“量”更有“質”,讓消費者吃下“定心丸”。
▲12月11日下午,悅康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倉庫前,叉車將藥品紙箱裝進貨車里。新京報記者 趙利新 攝
━━━━━
滿負荷生產藥品滿足需求,市藥監局駐場監管產品質量
12月11日下午四點,露天水面已經上了凍,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科創七街11號院里,一輛叉車鏟起摞紙箱,在倉庫和廂式貨車間來回穿梭,50來歲的倉庫保管員付東印不斷地低頭在貨運單上記錄數據,他告訴記者,“這幾天貨量大,忙得身上都出了汗。”
作為北京市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悅康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12月10日起便開啟滿負荷生產模式。生產車間內,一條智能化生產線,將一盒盒藥品打包、裝箱。在這座車間里,復方氨酚烷胺膠囊和維生素C咀嚼片,每天約能分別生產七萬盒。
在包裝區里,十四名戴著口罩的員工將膠囊板裝進紙盒里,他們手法很快,中指和食指一下子就能恰好夾起紙質說明書和膠囊板,絲毫不差地放進盒子中。員工楊東杰告訴記者,他一個半小時能包裝400多盒藥品。
▲12月11日下午,悅康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里,員工在將膠囊板和說明書裝進藥盒里。新京報記者 趙利新 攝
生產車間主任楊建宇說,公司采取閉環管理模式,實現防疫生產兩不誤;此外,在重點產品的生產排班上,公司由單班生產調整為不間斷生產,確保產品供應充足;另外,公司在保障藥品生產的同時,也在積極協調解決原材料供應問題。
記者了解到,為幫助藥企復工復產,北京市藥監局已經派駐工作人員全天候駐廠,調研企業生產面臨的困難與需求,協助企業解決原材料短缺等問題。截至12月11日,北京市藥監局已經派駐了12名工作人員在11家企業展開駐場工作。
來自北京市藥監局的康健,目前駐場在悅康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他告訴記者,藥監局根據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在12月10日24時前派駐人員進駐疫情防控藥品生產企業,目的是現場監督藥品生產企業的質量管理工作,保障涉及的藥品正常供應,市場渠道暢通,通過駐廠工作,企業生產有序進行,相關藥品能夠有序保障供應,滿足市民的用藥需求,后續市藥監局將持續開展24小時駐廠監管工作,落實企業主體責任,保質保量保供。
━━━━━
京郊藥企成立300余人“保供專班”,保障藥品供應
在北京市懷柔區北房鎮,11日晚7時許,戶外氣溫已達到零下1攝氏度。寒風中,春風藥業的倉庫依舊燈火通明。倉庫外,裝卸藥物的叉車仍在不停運轉,上千箱藥品正等待裝車發出。值夜班的工作人員已進入工作狀態,將藥品清點好數量后裝車運出。
據春風藥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成榮介紹,為了保障北京市抗疫藥品生產供應,物流線上的工作人員每天早上6點到崗,一直加班到深夜12點,與時間賽跑,及時將銀丹解毒顆粒、雙黃連顆粒等疫情防治藥品配送到每一個隔離點和定點醫院。
北京春風藥業有限公司的雙黃連顆粒生產車間內,機器轟鳴,藥品在封閉車間完成生產后,通過傳送帶流向包裝區。區域內的員工拿起藥品,逐一對藥品盒上的“溯源碼”進行檢驗。最后,一盒盒包裝完好檢驗合格的藥品被打包、裝箱。據春風藥業生產副總經理周強強介紹,自11月以來,生產線上的80余名員工由單班生產調整為三班生產,機器24小時運轉,這一車間每天大約能生產出5萬盒雙黃連顆粒。
▲12月11日下午,北京春風藥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里,員工正逐一對藥盒上的“溯源碼”進行檢驗。新京報記者 熊麗欣 攝
值得注意的是,近一周來,春風藥業銀丹解毒顆粒、雙黃連顆粒、中藥配方顆粒、中藥飲片的需求量激增,訂單供不應求。春風藥業在確保防疫、生產安全的前提下,成立300多人“春風保供專班”,全流程保障抗疫中藥提取、制劑、銷售、客服、配送等環節運轉順暢,實行24小時“三班倒”制度,全廠總動員,提升生產效能,力保防疫藥品生產供應。
更多閱讀:專題丨北京疫情防控措施持續優化
值班編輯 康嘻嘻 古麗
點擊下圖進入"全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實時地圖"
感染BF.7比BA.5癥狀更重?專家解答
從“陽過”到“陽康”,還會“王重陽”嗎?
從“陽過”到“陽康”需要分幾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