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公司概況 利元亨成立于2014年,2019年公司自主研發生產的鋰電池熱冷壓化成容量關鍵技術與成套裝備以及動力電池制芯工藝全自動裝配關鍵技術與成套裝備經認定處于國際先進水平,進入國內領先的鋰電設備供應商行列。發展至今,公司已實現工藝智能裝備、自動化產線、智能倉儲物流、信息化產品到數字化工廠的全鏈條覆蓋。 公司主營業務和財務分析 憑借自身的技術積累,公司不斷豐富鋰電產品系列,實現了從專機、一體機到局部環節整線和全流程生產線的全產業鏈布局,并具備規模化的整線交付能力。目前公司已經成為國內鋰電設備領先企業,與下游的寧德時代、比亞迪、國軒高科等知名頭部廠商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2022Q3 公司營業收入達到29.35 億元,同比增長77.06%,歸屬母公司凈利潤達到2.83 億元,同比增長80.72%,業績保持穩定增長。 行業分析和公司競爭優勢分析 國內外鋰電池市場的核心需求主要來自于:1)動力電池方面,我們預計新能源車領域將保持高景氣度,到2025年國內和全球新能源車銷量將分別達到1400和2400萬輛,帶動國內和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分別達到700和1300GWh;2)儲能電池方面,在國內“新基建” 政策以及海外需求的共同作用之下,預計2025年國內和全球儲能電池新增裝機量將分別達到80.1和212.8GWh。鋰電廠商在市場需求的刺激之下紛紛加大資本開支,擴大產能,2022年以來新公布的鋰電投資擴產項目多達84個,總金額超8427億元,公布的產能規模約2038GWh;同時寧德時代等國內鋰電生產廠商加速進行海外的產能布局。鋰電廠商的新增產能以及對舊產線設備的更新迭代為鋰電設備行業提供了充沛的市場需求,我們預計2025年國內和全球鋰電設備的市場規模將分別達到1220.07億元和2128.60億元。 基于在消費鋰電深厚的積累以及在動力電池等領域持續不斷的研發投入,利元亨已形成豐富的鋰電設備管線,相繼推出多款一體化制造裝備,部分裝備的核心指標處在業內領先地位,其中制片疊片一體機、激光模切分條一體機、化成分容一體機表現優異,成為公司訂單的主要來源之一。2022年11月公司在手訂單總額已超100億元,充足的訂單成為公司未來業績增長的有力支撐。同時公司立足國內,放眼全球,持續推進產業鏈的全球化布局,開拓了三星SDI、LG等海外知名客戶,海外業務有望促進公司業績持續高增。 盈利預測 我們預計2022-2024 年,公司可實現營收44.62/70.16/94.17 億元,歸屬母公司凈利潤4.77/8.60/12.42 億元。公司EPS 分別是5.42/9.78/14.12,當前股價對應PE 分別是30.50/16.90/11.70。 風險提示 新產能投產不及預期風險、下游鋰電廠商擴產低于預期、新能源車銷量低于預期。【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關鍵詞:
新能源車
低于預期
成套裝備
關鍵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