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隨著防疫政策優化調整,消費復蘇或將成為今年投資主線之一。元旦檔、春節檔接踵而至,優質國產影片陸續定檔,電影市場復蘇在即,此前備受壓制的影視股有望迎來反彈。
根據同花順(300033)iFinD,近一個月,傳媒板塊上漲5.08%,同期滬深300指數、創業板指分別上漲2.52%、0.68%,上證指數下跌0.03%。傳媒排在申萬一級行業分類漲跌幅第5名,位于頭部區間;細分子版塊中,影視院線近一個月上漲3.9%,處于中部區間。
元旦春節雙檔來襲 影視行業持續復蘇
近日,電影行業先后迎來元旦檔和春節檔兩大重要檔期,電影行業基本面復蘇加快。
據貓眼專業版,2023年元旦檔票房約5.55億元,同比下降約46%,跌幅較上一個重要檔期2022年國慶檔的65.88%有所收窄。觀影人次方面,23年元旦檔0.13億人次,同降約49%;平均票價43.99元,同漲約6%。
23年元旦檔票房主要由《阿凡達2》《想見你》《絕望主夫》貢獻。其中《阿凡達2》占據票房頭名,票房共計2.81億元,占據元旦檔票房約5成;《想見你》《絕望主夫》票房分別為1.24億元、1.21億元。
此外,多部國產片陸續定檔春節。貓眼電影顯示,《流浪地球2》想看人數為84.42萬,《滿江紅》想看人數為43.2萬,《無名》想看人數為35.19萬,《交換人生》想看人數為15.48萬。
中原證券(601375)指出,展望2023年,我們認為國內電影市場已具備復蘇條件,一方面政策的調整使未來影院面臨政策性經營限制的可能性大幅降低,在影院快速響應下,目前國內影院營業率已回升至80%以上。另一方面2022年內由于各種原因未能如期上映的影片為2023年及以后的電影市場形成內容儲備,未來上映后有望帶動觀眾需求。
在2022年行業較低的基數上,2023年國內電影市場有望迎來較好的增長。假設2023年國內電影市場票房恢復率能夠達到2019年的80%-90%,則對應票房能夠達到約513億元-577億元,相比2022年增長幅度在70%以上。
三重邏輯支撐影視板塊反彈
據格隆匯報道,影視板塊的反彈具備三重邏輯支撐。
一是疫情防控放開后的困境反轉。
隨著疫情加速放開,行業信心大幅提振,影院營業率快速回升。貓眼專業版的數據顯示,截至12月11日,國內營業影院呈現持續增長趨勢,已增加到9151家,全國營業率達到73.6%。渠道的快速恢復將帶動供給端修復,加快影視板塊回暖。
二是《阿凡達·水之道》等重磅IP相繼定檔,爆款影片有望點燃觀影熱情,助推電影大盤提振。
《阿凡達2》將一定程度上緩解國內影片市場的供給壓力,吸引更多觀眾走進影院,催化線下影院復蘇。另一方面,爆款影片的出現也再次證明觀眾對優質內容的需求依舊強勁。
三是賀歲檔、春節檔臨近,國內精品內容儲備有望加快定檔。
影院經營常態化,疊加爆款影片和熱門的檔期的協同效應,行業的信心重鑄驅使影視板塊迎來真正反轉,形成“影院流量回升-觀眾觀影需求滿足-片方儲備內容變現/影院增收-強化優質內容供給”的良性循環,影視相關公司更有機會迎來業績與股價同步提升的“戴維斯雙擊”。
“精品研運+格局集中+出海”仍是中長期主線
首創證券研報指出,展望2023年,國內電影市場有望迎來內容供給大年,在優質爆款內容供給以及熱門檔期的帶動下,觀影熱情有望得到催化,觀影需求有望得到實質性的提升,行業有望步入正向循環,優質內容儲備充足的龍頭內容制作公司以及院線龍頭有望持續受益,建議重點關注:博納影業、萬達電影(002739)等,相關標的:光線傳媒(300251)、中國電影(600977)、橫店影視(603103)、貓眼娛樂等。
首創證券進一步指出,在流量緊缺、總量控制的大背景下,“精品研運+格局集中+出海”仍是中長期主線,建議重點關注:三七互娛(002555)、完美世界(002624)、吉比特(603444)等,相關標的:騰訊控股、網易、愷英網絡(002517)、心動公司、祖龍娛樂等。
華泰證券(601688)研報認為,隨著優質國產片如《流浪地球2》《滿江紅》《無名》《深海》《交換人生》等陸續定檔2023年春節檔,有望推動電影市場進一步復蘇。其中市占率提升明顯、綜合業務能力更強的標的相對將更為受益。標的推薦萬達電影、中國電影、光線傳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