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第四屆OpenI/O啟智開發者大會在深圳舉行。會上,北京上奇數字科技有限公司(簡稱“上奇”)聯合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AITISA)發布《中國城市人工智能發展指數報告(2021-2022)》(以下簡稱《報告》),旨在為各城市借鑒典型經驗做法、增強人工智能發展實力提供參考。
《報告》評選出了“中國城市人工智能發展指數百強榜”,其中,北京、上海、深圳高居前三位,綜合分值分別為94.77、89.83和87.83。廣州、杭州、蘇州、南京、合肥、西安、青島依次位居第四至第十位。
《報告》以全國境內的300多個城市為主要研究對象,從產業規模、產業活力、技術創新、資本支持、政策支持五個方面,采用綜合指數分析法系統分析各城市人工智能發展情況,根據綜合排名順序將城市分為三個梯隊。第一梯隊(排名前十)的城市有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杭州、蘇州、南京、合肥、西安、青島;位于第二梯隊(排名第十一至第二十)的城市有重慶、濟南、珠海、無錫、天津、沈陽、武漢、廈門、寧波、成都;其他城市為第三梯隊。
(資料圖片)
第一梯隊:“頭雁”領航,北上深引領效應突出,蘇州態勢強勁
第一梯隊城市除了有北上深等老牌一線城市之外,蘇州等部分新一線城市也正式躋身人工智能發展第一梯隊。這些城市工業化水平、經濟發展水平都名列前茅,近些年產業升級轉型效果較為明顯,涌現了一大批行業領軍企業、獨角獸企業,為我國人工智能發展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第二梯隊:“強雁”高飛,成、渝、漢快速崛起
第二梯隊多是國家中心城市和重點省會城市。這些城市工業基礎較為扎實,科教資源也相對豐富,發展中心也逐漸從重工業向智能化產業轉型升級。但在產業吸引力、技術創新活力以及投融資指數這些指標上,第二梯隊城市和第一梯隊城市還有較大差距,具體體現在科研機構數量較少,融資事件數量、融資金額較少,新增企業、優勢企業較少等。
第三梯隊:“群雁”齊追,中西部城市正在發展壯大
第三梯隊城市中中西部發展較好的城市較具代表性。這些城市科教資源和自身的工業基礎相對充足,在21世紀前20年中產業升級轉型略顯乏力,人工智能引領帶動作用尚未凸顯。但最近幾年,國家“東數西算”工程的正式啟動,這些城市也逐漸搭上了人工智能發展的快車,涌現出一些優勢企業,開始形成各具特色的人工智能發展格局。
《報告》指出,中國發展人工智能具有良好基礎,海量的數據資源、巨大的應用需求、開放的市場環境都是中國人工智能發展的獨特優勢。然而,通過梳理全國約300個城市的人工智能發展指數,發現中國人工智能發展存在各梯隊城市差別大、城市的帶動效應尚仍需加強等現象。
《報告》對促進城市發展人工智能提出三點建議,一是打造人工智能上中下游全產業鏈,促進輻射效應升級;二是促進城市間開放應用場景,加強人工智能技術交流;三是支持發展交叉技術,實現多項技術協同發展。
【廣告】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廣告,相關素材由廣告主提供,廣告主對本廣告內容的真實性負責。本網發布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廣告內容僅供讀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