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2月24日電 據福克斯新聞網報道,當地時間2月20日,美國俄亥俄州東巴勒斯坦鎮長特倫特·科納威(Trent Conaway)抨擊美政府只顧援助烏克蘭,卻忽視了國內責任,憤怒表示,這是赤裸裸地打臉!
事故發生在當地時間2月3日,諾福克南方公司屬下一列運載化學品的列車在俄亥俄州東巴勒斯坦小鎮路段脫軌并起火,其中五節車廂載有無色易燃且具有致癌性的壓縮氯乙烯,隨時面臨爆炸危險。6日,當地應急部門對氯乙烯實施主動引爆,并為此疏散了方圓數公里內的居民。
然而,僅僅兩天,當地政府便通知居民回家并表示,初步檢測顯示“當地空氣和水體是安全的”。但空氣里仍然彌漫著刺鼻的味道,溪水里出現化學污染物,一些人還出現了頭疼、惡心、咳血、胸疼、眼部灼燒等等一系列的癥狀。甚至有居民表示,回家十分鐘后,當晚自己便嘴唇變色,臉上起了鮮紅斑塊。
(資料圖)
“居住在充滿毒氣的環境中,似乎沒有人真的在乎我們。” 甚至“毒火車”的一節脫軌車廂停在居民后院多日,也沒有政府的清運或者給予任何環保檢測。居民表示,除兩天前有媒體開始來這里報道外,自己沒有得到任何幫助。
根據美國環保署在事發十天后給諾福克南方公司的非正式通知,事發后泄漏的還包括乙二醇丁醚、丙烯酸異辛酯和異丁烯等另外三種有毒化學物質。用俄亥俄州危險材料專家西爾·卡吉亞諾的話說,這次事故相當于“用化學武器轟炸了一個小鎮”。
事故區域附近出現了大量死亡的水生生物、家禽家畜和野生動物。許多家養寵物因呼吸問題不得不接受安樂死。截至23日,根據美國俄亥俄州自然資源部的數據顯示,“毒火車”事件已造成近4.4萬只動物死亡。
面對俄亥俄州“毒火車”引發的環境災難,美環境保護局局長里根等官員訪問事發地時,卻稱水質安全,并在鏡頭面前多次表演“喝水”。然而,只是對著杯子抿了抿的畫面,引發網友嘲諷。
就在事發地居民擔心有毒火車脫軌對健康造成影響時,拜登政府卻選擇在俄烏沖突一周年之際突訪烏克蘭,與烏總統澤連斯基舉行會晤。路透社報道說,拜登在到訪基輔時說,烏克蘭將獲得5億美元的新一攬子軍事援助,其中包括“海馬斯”火箭炮系統等。
特倫特·科納威一直強調他對當地居民生活狀況的擔憂,當拜登總統突訪烏克蘭的消息傳出,在一檔節目中被問及聯邦政府對(毒火車)事件的處理時,科納威言辭激烈,怒斥美政府,“這說明他現在并不關心我們。他給烏克蘭“贈送了數百萬美元”,而不是援助我們……我非常憤怒。”“這是赤裸裸地打臉!”
報道稱,美國聯邦政府近期因處理列車脫軌事件的方式受到輿論抨擊。此前,聯邦政府拒絕了俄亥俄州提出的聯邦災難援助請求,并認為該州“目前沒有資格獲得援助”。而事發地居民則十分擔憂泄漏事件后當地的水源和空氣質量,居民和官員抱怨當地資源不足,請求更多的聯邦援助。
拜登政府的官員稱,東巴勒斯坦需要的遠比聯邦應急管理局所能提供的要多得多。“當有颶風或龍卷風時,聯邦應急管理局在第一線。這次情況不同。”
美國政治評論員維韋克·拉馬斯瓦米表示:“如果俄亥俄州是烏克蘭的話,美國政府早就提供數十億美元了。拜登今天訪問了烏克蘭,但交通部長皮特·布蒂吉格到現在也沒有去過俄亥俄州的東巴勒斯坦鎮。我們的領導人與澤連斯基有著共同的目標:烏克蘭優先。”
(編譯:王曄 編輯:韓鶴)
【責任編輯:王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