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四季度以來,醫藥板塊扭轉頹勢逐步走強,備受關注。事實上,還有一個細分領域與醫藥密切相關且同步復蘇,那就是生物科技。為了助力廣大投資者更好捕捉這一機遇,華夏中證生物科技主題ETF發起式聯接(A:017604 C:017605)于3月1日正式發售。
(相關資料圖)
作為聯接基金,華夏生物科技ETF聯接主要通過投資于華夏中證生物科技主題ETF(生物科技ETF 基金代碼:516500),來跟蹤標的指數——中證生科,該指數從滬深市場中選取涉及基因診斷、生物制藥、血液制品及其他人體生物科技的上市公司證券作為指數樣本,以反映滬深市場生物科技類上市公司證券的整體表現。
從行業分布來看,據Wind統計,截至2023年2月15日,中證生科成分股主要集中在四個申萬二級行業,其中生物制品占據權重近40%,醫療服務占權重近25%,此外,醫療器械、化學制藥各占據一定權重。從市值來看,該指數成分股中市值500億以上的公司合計12家,權重合計占比約668%,聚焦高市值公司,龍頭價值屬性凸顯。
從業績表現來看,同源數據顯示,中證生科自基日2011年12月31日以來累計回報達347.35%,同期滬深300累計回報310.73%。值得一提的是,伴隨行業發展提速,該指數近年超額收益更為明顯。以近十年為例,該指數累計回報236.43%,遠超同期滬深300指數48.78%的漲幅。
展望未來,生物科技產業正迎來發展機遇。一方面,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達到18.70%,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比重達到13.50%,老年人口比例上升較快,老齡化已成為今后一段時期我國的基本國情。與此同時,醫療支出在人們日常支出中的占比正在逐漸提升,為產業加速發展提供支撐。另一方面,創新是生物科技行業上市公司最典型的特征,中證生物科技主題指數匯聚了生物科技領域最具代表性的企業,創新基因凸顯,伴隨著上市公司研發成果的快速轉化,未來成長空間廣闊。
回到當下,市場波動或成常態,投資者直接投資生物科技相關股票,或面臨較大的選擇成本、交易管理成本與集中暴露等風險,因此對于中小投資者而言,選擇指數基金借道參與股市投資或是更優選擇。
此次華夏生物科技ETF聯接(A:017604 C:017605)擬任基金經理,與此前發行的華夏中證生物科技主題ETF(生物科技ETF 基金代碼:516500)相同,均為李俊。他是北京大學法學學士、工商管理碩士,現任華夏基金數量投資部高級副總裁,擁有14年證券從業年限,5年公募基金管理經驗,管理有多只主題ETF及聯接基金,據Wind統計,在管基金總規模超300億元。
李俊所在的華夏基金數量投資部成立于2005年,是業內最早成立的獨立數量投資團隊,由20多位具有多年豐富經驗的海內外專業投資經理以及專職研究人員組成,已經成為業內一流的指數管理專家團隊。
數據顯示,截止2022年末,華夏基金旗下被動權益產品線已經覆蓋A股、港股、海外、滬港深和商品市場,產品管理規模超3400億元,成為境內首家權益ETF產品規模突破2000億元的基金公司。同時在2015年至2021年度,華夏基金連續7年獲評“被動投資金牛基金公司”獎,管理能力獲海內外機構認可。
【廣告】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廣告,相關素材由廣告主提供,廣告主對本廣告內容的真實性負責。本網發布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廣告內容僅供讀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