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辭舊迎新過新年,相信這是很多老人們一年中最開心的時刻。老人們可享受的養老金待遇,新一年又會進行一系列的調整補發。今年的過年時間比較早,很多地方都給老人們提前發放了養老金,來保障他們有更加充足的物質基礎過新年。部分已經領取到養老金的退休人員反映,自己1月份的養老金比上個月多了幾百塊,這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呢?難道是社保部門不小心發錯了?答案是否定的,看完以下 3點 你就明白了:
每一年那些退休時間比較早的老人,在新的養老金計發基數公布之后,就能領取一筆價值不等的養老金補發。因為在此之前他們領取的養老金,由于新的養老金計發基數沒有公布,一直按照的是舊計發基數領取,所以有一筆應得的錢沒有拿到手。去年7月份開始,各個城市就相繼公布了新的養老金計發基數,但因為各式各樣的原因,一直到了今年一些地方的養老金補發工作也沒有完成。今年1月份的時候,這些城市就會給老人們補發養老金,由于是直接打到個人的養老金賬戶,所以老人們到手的養老金,相較上月會增加一定的額度。值得注意的一點是,退休時間越早、養老金新計發基數相較之前上漲越多的城市,老人們到手的養老金補發就越多。
2014年10月份的時候,我國機關事業單位進行了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那些在2014年9月30日前參加工作、2014年10月1日后退休的人被稱為 “退休中人” ,按照規定可以領取一筆過渡性養老金。 按照公式來看, 過渡性養老金=養老金計發基數x社保平均繳費指數x賬戶前工齡(視同繳費年限)x過渡性養老金計發系數。 因為過渡性養老金的計算方式比較復雜,所以時至今日有很多城市還沒有理清其中的關系,今年是過渡期的倒數第二年,各地也在加速過渡性養老金的補發。如果你所在的城市進行了補發,那么本月的養老金的確會多一些。
我國東南沿海部分經濟發達的城市,在與老人相關的各種節日里,都會給老人們發放一筆過節費。春節作為我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這些有過節費制度的城市,大概率會給大家發放更多的過節費。如果你所在的城市,在1月份就給大家發放了過節費,那么個人到手的養老金必然會增加。總的來看各地的過節費具體金額都不是特別多,集中在幾百元,部分城市的過節費更多一些,最多也只有2000元左右。如果你領不到過節費也不要覺得不公平,這都是地方經濟發展的使然。
往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