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羅俊涵 彭川)“黃書記,我有幾點建議你看妥不妥,村上公廁的指示牌太少了,不熟悉的人很難找到.....”近日,蒲江游客曹靜在眉山市丹棱縣齊樂鎮龍鵠村游玩,臨別時將自己的游玩體驗和建議跟齊樂鎮龍鵠村黨委副書記黃德麗進行了交流。
一次次活動中外地務工者從“局外人”變成了“內伙子”。彭川攝經短暫商議,龍鵠村村委一班人認為曹靜的建議非常有針對性和操作性,決定采納她的建議。隨后,黃德麗按每條建議30分的標準向曹靜贈送了90分道德超市積分。曹靜用積分在村上道德超市兌換了價值90元錢的文創紀念品,精美的小禮品讓曹靜非常驚喜。
作為“一元錢”生活垃圾治理模式的誕生地,丹棱縣齊樂鎮龍鵠村不僅在基層治理方面有著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辦法,更因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深受市民群眾喜愛,十里桃花紅旅游環線、龍鵠新村聚居點等成為當地鄉村旅游的熱門地。
游客用發展建言獻策獲得的道德積分兌換物品。彭川攝“如何借助外地游客的力量助推龍鵠的鄉村振興大計?我們以道德超市為載體,將其功能從服務本地群眾擴展到借助外部力量,讓來龍鵠的群眾給村上的精神文明建設、產業發展等工作建言獻策。”齊樂鎮龍鵠村黨委書記羅朝運稱,道德超市在激發群眾參與本地基層治理工作中作用明顯,而隨著外地到本村游玩的人次不斷增多,村委決定將之前僅服務本地群眾的道德超市打造為“主客共享”的服務空間,外地游客提出的真知灼見、參與公益活動和好人好事等都將被打分,積分可到村上超市兌換等額的物品。
“沒想到來社區參加活動還有道德積分,兌換了一箱價值45元的純牛奶。”在丹棱縣齊樂鎮新橋社區張元柳也收到一份驚喜。社區工作人員打電話告知她,由于累計參加社區公益活動6次,她的積分已積累到100分,可到社區道德超市進行兌換。“轄區有72戶企業,職工近萬人,除開本地群眾仍有40%的工人是外地人,他們大多在社區租房居住,如何讓他們也融入社區,參與社區治理和發展,道德超市是個好平臺。”齊樂鎮新橋社區黨委書記林遠志稱,該社區是丹棱縣典型的城鄉結合部,也是丹棱工業經濟主戰場,基層治理工作難度大。多年來,大量外地工人一直是社區事務的“局外人”,但社區治理和發展離不開他們的參與。
事實上,社區付出的道德積分換來的是“局外人”到“內伙子”的共治局面,正所謂花小錢辦大事。另一方面,企業不但積極支持外地員工參與社區活動,還聯合出資組建了新橋社區公益基金,目前基金余額6萬余元,這為社區訪貧問苦、公益服務等工作提供了保障。道德超市積分管理新舉措實施一年多來,新橋社區已開展公益活動37場、參與活動的外地工人上千人次、發放道德積分2萬余分。
近年來,丹棱縣通過創新升級“主客共享”道德超市,用“小積分”引領“新風尚”,讓“硬設施”支撐“軟服務”,引導群眾以“德”換“得”,不斷凝聚基層治理新力量,激發鄉村振興新動能。(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