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本網訊 8月5日,陜西省渭南市澄城縣首界高素質農民農機專業技能培訓會順利召開,澄城縣10個鎮辦的100余名農機手參加培訓。
本次培訓邀請大荔縣農機化學校高級工程師蔣智謀進行授課。他聚焦鄉村振興新型農機手人才力量培養,以“會駕駛、能維修、懂經營”為目的,課程設置突出案例分析理法并重,采用多媒體理論授課+觀摩實訓教學方式,圍繞農機手安全規范操作、現代化農業機械使用維修等方面全程指導開展集中授課和實訓教學活動。隨著實訓的深入,陜西朝邑農場和大荔縣明堂農機秸稈專業合作社的大型農業機械展位成了熱門打卡點,隨著工作人員介紹,一臺通體紅色的拖拉機賺足眼球,吸引學員們駐足停留,隨著機器渾厚有力的發動聲,贏得大量掌聲,這個亮眼的“明星”,不僅受到從業多年的“老機手”青睞,也吸引了不少年輕人磨拳擦掌躍躍欲試。“這臺拖拉機就是將北斗定位導航系統科研成果加入到農機具上,內部設計得很精細,十分現代化和人性化,以前都是在電視新聞上才能看到。我是從1997年開始從事農機駕駛,沒想到今天能有機會參觀體驗高端現代的農機裝備……”,學員黃小峰眼中的激動和自豪難以抑制。
一場理論+實踐的培訓在學員們高漲的學習熱情和探索高科技的欲望中圓滿收尾。大膽嘗試將農機手轉型高素質農民隊伍,讓農廣校全體干部身感欣慰倍受鼓舞。澄城縣農廣校校長蒙江平表示,澄城縣農廣校會一如既往,每場培訓設計都會堅持以人為本,都會以人民群眾的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遵循意愿迎合需求。他強調“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農機手成功轉型高素質農民,是直接關系到澄城32萬農民農業生產效率提高的重要舉措之一,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農業轉變是件利國利民的大事,這樣的培訓是大勢所趨、民心所向、非做不可。他表示澄城縣農廣校會繼續深化改革,勇于探索,大膽嘗試,用瞻前的眼光和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在踐行鄉村振興道路上,為高素質農民提供服務平臺、優化產業環境、爭取扶持政策,在全流程培育過程中以平臺聚人、以環境引人、以政策留人。
澄城縣農民培育首次涉獵農機手這個“新家族”,是澄城縣農廣校拓寬培育路徑,實現鄉村振興人才全面振興,將人才與產業匹配的有力舉措。從“單一產業”到“全方位集成產業”培訓,從“一個村”到“每個村”的人才全覆蓋,刷新了澄城農民培育史,見證了澄城縣農民教育培訓事業不斷創新突出重點全面覆蓋高效培育的重要發展歷程。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