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斗南
鮮花交易量質齊升
春節以來,云花銷售持續火爆。在斗南花卉交易市場,平均每天的鮮花交易量逾2000萬枝,遠銷50多個國家和地區。“今年鮮花供不應求,花價持續走高,往年元宵節和情人節99枝鮮切紅玫瑰差不多300多元,今年售價都在700元以上,估計鮮花價格還要持續上漲一段時間。”銷售商侯珂說。
據昆明國際花卉拍賣交易中心近期數據顯示,以2月12日為例,當天拍賣交易總量約483萬枝,單頭玫瑰A級最高價每只15.56元,多頭玫瑰每枝最高價13.65元。花拍中心會員中心總經理鄧玉娟介紹,近期鮮花拍賣成交率均保持在90%以上,購買需求持續上升。以A級單頭玫瑰為例,價格從1月30日的每枝6.94元上漲到每枝15.56元,10枝裝價格早已突破120元大關,B級和C級單頭玫瑰價格漲幅同樣巨大。
緊鄰昆明國際花卉拍賣交易中心的斗南花卉電子交易中心,銷售同樣火爆。該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2月3日開市后,每天的成交量約120萬枝至150萬枝。由于市場發貨量大,交易中心專門將拍賣時間提前至下午1時,每天的交易量在600萬枝以上。
據物流運輸部門的數據顯示,1月以來已有591批次、價值2184萬元人民幣的各類鮮切花通過昆明長水機場口岸出口,同比分別增長20%和74%。南航物流云南分公司工作人員介紹,2月1日至13日,該公司完成國際鮮花運輸58.9噸、國內鮮花運輸456.2噸,高品質的云花通過航空物流運送到世界各地。鐵路方面,2月以來云南鐵路行李車發運鮮花超過100噸,其中高鐵承運重量同比增加900%,主要發往北京、上海、廣州、烏魯木齊等20多個城市。 (記者 胡曉蓉 實習生 楊蕊伃)
元江
計劃銷售降本增效
凌晨4時,天還烏黑一片,在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紅河街道大水平社區麻子寨居民小組的花田里,一個個忙碌的身影趁著月色正在采收黃鶯花。
近段時間正值鮮切花的消費旺季,一枝黃鶯花的價格約0.45元,市場供不應求。“我們夫妻一共種了22畝黃鶯花,一捆能賣到190元,按照這個價格,估計今年純收入不低于20萬元。”種植戶李秀英樂滋滋地算著增收賬。“10枝黃鶯花捆成一小把,40小把再捆成一大把就有5.2元的工費,我一天能捆20多把。”56歲的工人楊會努說,捆扎鮮花的工作不挑年齡,一早上就能有100多元的收入,下午還可以做點農活,在家門口打工太好了。
據麻子寨居民小組黨支部書記楊正林介紹,2008年,他在村里帶頭引進黃鶯花種植,經過多年的發展,全村及周邊村子已種植黃鶯花300多畝。按照今年的價格計算,每畝可實現1萬元的收入。
近年來,麻子寨居民小組結合元江熱區特點,探索出了一條適合本地發展的黃鶯花與水稻輪作模式,發揮黨建引領作用,黃鶯花種植戶逐年增多,規模效應漸顯。同時,通過與昆明鮮花交易市場的代售商簽訂協議,經由代售商實時掌握銷售價格和市場需求量,把盲目銷售變為計劃銷售,有效降低了銷售成本,花農收益進一步擴大。 (記者 李蘇榕 通訊員 楊紅艷)
開遠
發展步伐持續加快
春節過后,開遠市花卉采摘和銷售迎來小高潮。在大莊鄉大莊村委會七社的花地里,大家忙得不亦樂乎。“今年花卉價格較好,紅色系列、復古系列、粉色系列最好賣,情人節前后由每枝5元上漲到每枝10元以上。”開遠花海種植專業合作社玫瑰花種植戶許沐志高興地說。許沐志種花5年來,種植了玫瑰、向日葵等花卉50畝,其中玫瑰就種植了10多畝,今年玫瑰花產值達40萬元至50萬元。
除了玫瑰花,大莊鄉宜民社區的康乃馨也迎來采收期。種植戶張曉偉種植了50畝康乃馨、洋桔梗和情人草,專供出口。今年,康乃馨價格從每枝6毛漲到現在的1元以上,他2月初開始采摘的10萬余枝康乃馨已遠銷到泰國、日本、新加坡等國,出口創匯10萬余元。鮮花熱銷的同時也帶動了配花價格上漲,臘梅、情人草、尤加利等花卉銷售同樣火爆。“近期市場需求量較大,基地里的臘梅新品種銷量最好,一發到昆明就被搶購一空。”開遠云之澳花卉有限公司基地負責人田錦銳說。
近年來,開遠市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做大做強花卉主導產業,在實施科技賦能,推進農業現代化,搶占花卉產業制高點的同時,通過企業+基地+農戶、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等發展模式,深入開展聯農利農舉措,指導當地農戶帶薪學習,使農戶增收致富。目前,開遠市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帶動周邊鄉鎮發展鮮切花1.88萬畝,實現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3萬元以上,全市發展花卉產業7.2萬畝。2021年,產業園花卉綜合產值20.05億元,花卉產業組織化、市場化發展步伐持續加快。(記者 饒勇 通訊員 李雪瓊 國富祥 黎豐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