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來醫藥和消費板塊“跌跌不休”,部分基金投資者在不斷抄底的過程中被嚴重套牢。由于上述兩個板塊在不斷探底的過程中,市場上醫藥和消費等多只主題基金年內虧損幅度超20%,收益排名靠前的產品中也只有個別基金實現正收益。
![]()
截至2022年3月30日,前海開源滬港深大消費以6.56%的年內收益,在消費類主題基金中位列第一。
“目前來看,消費板塊股價自高點已經明顯回調,估值風險基本釋放完畢。”前海開源滬港深大消費基金經理田維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以白酒為例,目前股價已經充分回調,估值處于合理偏低狀態。市場也在逐漸淡化對“消費稅”改革和經濟景氣度的擔憂。但是,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反復,使得白酒的消費場景受阻,市場核心擔憂疫情不確定性對白酒消費產生不利影響。
若以較長的時間周期來看待消費板塊,蜂巢基金研究團隊認為,當前消費板塊估值處于近5年的中樞之下,所以當前價格具備資產配置的機遇。
多個醫藥子行業性價比高
W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30日,今年以來醫療主題基金虧損超過20%的共有8只(份額分開計算),其中中信建投醫藥健康虧損最多,收益為-27.86%;虧損超過15%的共有81只(份額分開計算)。
主題基金在板塊大幅下跌的過程中難免會遭遇“一損俱損”的尷尬境地,不過在弱市之中也有部分產品通過出色的投資能力為基民減少了虧損。
截至3月30日,今年以來收益排名靠前的醫療主題基金有(剔除成立較短的產品):紅土創新醫療保健、廣發滬港深醫藥、中郵醫藥健康等,上述基金年內收益分別為:-0.06%、-0.14%、-5.08%。
記者梳理發現,收益表現較好的醫療類主題基金規模較小,上述3只產品規模分別為:0.23億元、7.46億元、0.75億元。
在愛方財富總經理莊正看來,“船小好掉頭”,這3只基金的規模很小,基金調倉換股比較靈活,交易摩擦成本相對較低,不會對行情“死扛”。 因此,在變化較快的市場中,中小規模基金的整體表現反而會好于規模龐大的基金。
“在醫藥板塊大調整的階段,多方面因素疊加使紅土創新醫療保健基金表現相對較好。”莊正具體分析,在選股方面,該基金善于把握趨勢,避開了大市值的醫藥板塊龍頭股,選擇相對偏中小盤的二線醫藥股,充分發揮了規模優勢,同時在醫藥細分領域上選擇了中醫藥、醫療器械等估值低的領域。
中郵醫藥健康基金基金經理王曼告訴記者:“2022年年初,我們減掉了大部分CXO(醫藥外包)的持倉,避免了凈值的大幅下跌。在中藥跌到比較合理的位置又買入了基本面比較好的標的。此外,在圍繞新冠肺炎疫情出現新的投資邏輯后,在市場反應前買入了比較重的倉位。”
王曼表示,今年開年以CXO為代表的醫藥高成長高估值板塊的大幅下殺后,但核心標的的基本面依然很強,估值泡沫已經消失,目前很多子行業的性價比已經非常明顯,可能短期由于籌碼原因壓制部分板塊,但至少醫藥大幅下跌的可能性已經比較低。
“風險因素可能最大的還是來自市場”,王曼強調,“因為今年市場偏好度較低,國內的經濟基本面向下、全球資金收緊以及地緣政治等原因擾動,股市比較低迷,不太好賺錢。”
“醫療板塊今年下跌風險因素已經得到了極大釋放。”蜂巢基金投研團隊認為,后續的風險因素方面,宏觀面上國內疫情反復,企業能否正常復工是今年可能面臨的最大風險因素。對醫藥自身來講,后續集采的壓力以及創新藥研發的成功與失敗仍然會影響相關的子行業。
對于醫療板塊2022年后續走勢以及當下節點的投資布局時機。蜂巢基金投研團隊認為,2022年醫療板塊有較多機會。從已經披露的財務數據上來看,醫療板塊的景氣度以及成長的確定性是很高的,如CXO、疫苗等板塊業績都有較好增長,新冠特效藥也需要國內的研發補充,行情有望貫穿全年。
上述蜂巢基金人士指出,板塊在短期之內可能會有一些政策端和情緒端、資金流動的擾動,但中長期的投資邏輯是不變的。對于投資者來說,當下或是布局醫療板塊的好時機。
博時醫療保健混合基金經理張弘對記者表示,2022年的情況很可能類似于2016年,雖然沒有明確的主題,但由于醫藥行業在未來很長時間段里能跑贏GDP增速,所以市場肯定正在孕育新的醫藥投資機會。
在張弘看來,2021年呈現“賽道投資”特點,除了專精特新(上游設備耗材等)、CXO、中藥等個別子行業,別的細分板塊很難找到全年正貢獻標的。市場風格很難預測,需堅持從行業公司的成長周期出發,結合估值和預期來選擇標的。
不過在醫療板塊的細分領域,張弘看好以下幾個板塊:一是醫療消費,包括中藥消費品和個人護理等。二是看好醫藥傳統制造業。三是科技依然是大方向,不限于CXO,包括細胞基因治療產業鏈、新冠肺炎疫情相關產業鏈等。
消費板塊存階段性機會
消費板塊與醫療板塊基本趨同,年內多數消費類主題基金也呈現大跌的態勢。
W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30日,消費類主題基金共有49只(份額分開計算)產品年內虧損超過20%。
今年以來,只有2只產品實現正收益(剔除成立時間較短的產品)。前海開源滬港深大消費、國投瑞銀信息消費、中郵消費升級收益排名靠前,年內收益分別為6.56%、5.51%、-2.83%。
“上述產品主要持倉在大消費板塊,且在震蕩市場行情中能夠堅守能力圈,沒有出現風格漂移。”在莊正看來,目前以食品零售為代表的消費類股票整體估值仍然較高,而以社會服務、建筑裝飾、紡織服飾、家用電器、農林牧漁等消費類股票整體估值偏低,這就為基金經理提供了較大的操作空間。
田維對記者表示,2021年以來,消費板塊表現不佳,主要受以下幾方面因素影響:一是2019-2020年股價連續上漲,估值較高;二是2021年以來基本面風險不斷暴露,包括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反復影響消費復蘇進程,經濟景氣度下降影響居民消費信心,以及市場對于產業政策、監管存在負面擔憂。
目前消費板塊較此前已大幅回落,未來該板塊下跌的風險因素是否釋放完畢也備受市場關心,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機構對此也持不同觀點。
博時研究慧選混合基金經理冀楠認為,除了系統性風險和估值壓縮外,消費板塊的下跌還源于市場的兩大擔憂:一是疫情對消費場景的直接沖擊,二是宏觀經濟壓力對需求的沖擊,這兩個壓力仍然會持續存在。
但對于上市公司而言,冀楠認為,風險的沖擊和釋放會出現分化。消費黏性越強的資產,受影響越小;龍頭企業受影響更小;經營管理能力越強的企業受影響越小等。
“對于優質消費龍頭公司而言,從絕對價值的角度,已經相對充分地反映了風險。”冀楠則表示,具體到白酒這樣的細分領域,需要關注的風險更多來自企業自身——在行業整體需求受到疫情抑制的背景下,對企業經營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渠道的精細化管理、價格管控、消費者培育等。
中郵消費升級基金基金經理陳梁則有不同觀點。他認為,消費板塊的風險“可能還沒有完全釋放完畢”。從白酒來看,其后可能面臨的影響包括:目前強管控的防疫政策在奧密克戎強傳播性的背景下,會使得線下餐飲的場景在一定程度受到約束。白酒的消費場景和終端動銷會受到影響;不確定整體偏弱的居民消費是否會對高端、中高端白酒的消費能力形成影響等。
不過,對于2022年消費板塊的整體走勢,機構普遍持樂觀態度,認為從中長期維度看,當下或是一個布局消費板塊的好時機。
田維認為,目前消費板塊的估值已經處于低位;政策面和經濟景氣度層面的風險也已經釋放充分,后續有望迎來反轉。
從消費的細分領域看,田維相對看好三個方向:一是行業自身處在周期反轉前夕的生豬養殖;二是短期受疫情、經濟景氣度壓制,但風險已經釋放,未來充分受益于經濟回暖的高端可選消費板塊;三是目前需求被房地產負面情緒壓制,后續估值、業績有望隨房地產回暖而提升的家居、家電等地產鏈消費板塊。
展望消費板塊2022年的表現,冀楠表示,消費的細分行業受疫情擾動更為直接,其系統性向上機會要依賴于疫情的緩解。疫情何時緩解雖不得而知,但隨著疫情管控經驗的積累、防疫的基礎設施逐步完善,常態化的消費恢復可以期待,消費板塊中需求穩定、競爭格局良好、具有永續經營假設屬性的細分領域和公司會率先尋得價值底部。
對于消費板塊的配置機會,蜂巢基金研究團隊認為,在疫情徹底可控之前,消費板塊存在主線行情的環境缺失,且對比過往資金環境驅動核心資產估值中樞提升,當前資金環境發生階段性改變,外資持續撤出核心資產導致估值中樞下滑至本輪白酒周期以來的歷史低位。但考慮到當前的估值水平和業績釋放節奏,仍存在階段性機會。
若以較長的時間周期看待消費板塊,上述蜂巢基金相關人士認為,疫情的持續干擾亦是一次性損傷,行業供給者在持續出清,經歷過疫情后大部分行業的競爭格局在優化,疫情消失后經營向上彈性較大,而當前消費板塊估值處于近5年的中樞之下,所以當前價格具備資產配置的機遇。
陳梁目前階段較為看好從行業層面仍處于左側的養殖板塊。此外,他預計經過磨合過程,國內對疫情的管控將更為有效和精準,線下的服務和消費仍是值得重點關注的領域。陳梁表示,消費本身是足夠大的板塊,其結構紛呈。在全球貨幣收緊的背景下,雖然消費不具備強板塊性行情,但其結構性機會始終存在。他建議投資者可以選擇布局消費板塊,但子方向的選擇對回報會更有決定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