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多只基金產品因規模迷你而瀕臨清盤。記者注意到,僅4月9日當天,就有6只基金的基金管理人先后發布可能觸發基金合同終止情形的提示性公告,究其原因,均與上述產品的基金資產凈值連續多個工作日低于基金合同約定的清盤線有關。值得一提的是,公開數據顯示,截至4月10日,年內已有53只基金發布清算報告,較2021年同期增長超兩成,除規模因素外,也有部分產品因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表決通過故而清盤。針對基金清盤的具體原因,有業內人士認為,或與產品凈值表現不佳、市場環境不好、基金管理者的資產管理能力等因素有關。
![]()
多只產品規模觸及清盤底線
近日,多只基金因規模低于清盤線而面臨清盤的風險。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僅4月9日,就有易方達、南方、農銀匯理等6家基金管理人發布旗下個別產品可能觸發基金合同終止情形的提示性公告,而原因均是由于相關產品的基金資產凈值已連續多個工作日低于基金合同約定的清盤紅線。
具體來看,南方中證互聯網指數的基金資產凈值已連續20個工作日低于1億元;易方達中證物聯網主題ETF、建信中證物聯網主題ETF、中銀中證800ETF均連續30個工作日基金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山西證券中證紅利潛力ETF、農銀匯理中證國債及政策性金融債1-5年指數的基金資產凈值則分別連續35個、50個工作日低于5000萬元。
根據基金合同約定,易方達中證物聯網主題ETF、建信中證物聯網主題ETF、中銀中證800ETF、農銀匯理中證國債及政策性金融債1-5年指數等4只產品的基金資產凈值若連續50個工作日出現低于5000萬元情形或基金份額持有人數量不滿200人的,將自動清盤。而南方中證互聯網指數若連續30個工作日基金資產凈值低于1億元,山西證券中證紅利潛力ETF連續40個工作日低于5000萬元或基金份額持有人數量不滿200人的,也將觸及清盤。
另據近期發布的2021年年報數據顯示,上述6只產品中,有2只產品的機構投資者持有比例超50%。年報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末,農銀匯理中證國債及政策性金融債1-5年指數的機構投資者占比高達94.26%,而中銀中證800ETF的機構投資者持有比例也達75.19%。據了解,基金產品規模縮水與基金份額持有人的贖回行為有一定關系,對于機構持有者占比越高的基金產品,則越可能出現大額贖回,導致基金產品規模低于“紅線”,進而宣告清盤。
年內已有53只基金黯然離場
事實上,開年至今,已有超50只產品因規模迷你等多種原因黯然離場。據證監會官網數據顯示,截至4月10日,年內共有53只基金產品發布清算報告,較2021年同期的43只同比增長超兩成。
而記者注意到,截至當前,年內已有十余家基金管理人旗下有2只及以上的產品清算。其中,九泰基金、興業基金旗下已有4只產品在年內發布清算報告,同時,新疆前海聯合基金旗下也有3只產品在年內發布清算報告。此外,還有民生加銀基金、新華基金、寶盈基金等9家基金管理人旗下有2只產品在年內發布清算報告。
值得一提的是,記者注意到,九泰基金在年內清算的4只產品,以及興業基金在年內清算的4只產品均是經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表決通過后,決定終止基金合同有關事項。與此同時,新疆前海聯合基金旗下的新疆前海聯合永興純債、新疆前海聯合泓旭純債1年定開債發起式也是經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表決通過后清算,而新疆前海聯合泳盛純債債券則是由于基金資產凈值連續60個工作日低于5000萬元而觸發基金合同終止情形。
對于基金管理人經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表決通過后終止旗下部分基金產品基金合同的情形,北京某公募內部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直言,這一措施通常為了更好地保護投資者權益,也是公司為了提升用戶投資體驗而做的戰略安排。
在財經評論員郭施亮看來,基金清盤或受產品凈值長期表現不佳、市場環境不好等因素影響,同時,基金清盤也可能與基金管理者的資產管理能力有關。在近期市場經歷了一輪調整過程后,也加速了整個行業優勝劣汰的效率,使中小型機構更容易陷入大額贖回、集中贖回,甚至凈值大幅降低等情形。
針對上述情況,郭施亮建議道,投資者在挑選基金產品時,應該注重基金品種和基金管理人的資產管理能力,盡可能回避挑選單一機構集中申購或者規模過小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