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市超4100只的個股下跌,讓“A股”這一關鍵詞再登熱搜榜單。
其中,科創50指數跌破1000點,收跌3.75%。創業板指領跌創年內收盤新低,滬指、深成指也有不同程度的下挫。
市場整體表現震蕩偏弱,但不少寬基ETF吸金效應十足。Wind數據顯示,上周三個交易日中,科創板50ETF雖然未獲得正收益,但卻得到逾10億元的資金凈流入,領跑ETF市場,創業板ETF同樣獲市場資金青睞;反觀中證500、滬深300等曾備受市場關注的ETF,在上周流出資金較多。
![]()
隨著今日市場翻綠,市場資金又會發生哪些變化?
大盤全天低開低走
截止收盤,滬指跌2.61%,深成指跌3.67%,創業板指跌4.2%。
板塊方面,抗病毒概念股表現堅挺,之江生物、東方生物等不同程度上揚。半導體、鋰電池板塊則跌幅居前,其中芯海科技、明微電子跌逾9%,孚能科技、芳源股份跌逾8%。國產軟件、汽車零部件、生物醫藥等多板塊不同程度下跌。總體上個股跌多漲少,兩市超4100只個股下跌,近百股跌超9%,全天成交額9600億元,北向資金凈賣出57.61億元。
反映在ETF市場,天天基金的基金估值數據顯示,全市場僅18只ETF估值上漲,其中漲幅居前的為現代物流、黃金、農業、畜牧養殖等行業主題賽道ETF;而在估值跌幅居前的ETF中,有285只ETF跌逾3%,其中,175只產品跌幅超4%,65只產品跌超5%。
中證稀有金屬主題ETF估值跌幅居前,達6.97%,國證新能源電池ETF、中證新能源汽車ETF、中證智能電動汽車ETF估值跌幅也在6%左右。寬基ETF方面,華夏上證50ETF跌2.65%、華泰柏瑞滬深300ETF跌3.12%、南方中證500ETF跌2.97%。
對于今日市場的表現,市場普遍觀點認為,來源于部分風險因素的釋放。一方面,
中美利差在本周一出現2010年以來的首次倒掛,引發資金流出風險的擔憂;另一方面,國內疫情反復,在此影響下,經濟增長的壓力依舊對市場情緒有很大壓制;此外,美聯儲貨幣政策加速收緊給市場的風險偏好帶來擾動。
資金借道ETF抄底
而在市場行情整體震蕩的情況下,資金卻在借道ETF抄底。Wind數據顯示,上證50、滬深300、上證科創板50、創業板等寬基ETF在今日獲得較大幅資金凈流入。其中,華夏上證50ETF日內凈流入8.6億元,是今日市場凈流入額最多的ETF。
不過,并非所有寬基ETF都獲市場資金抄底,比如,南方中證500ETF在今日則凈流出3.49億元。此外,銀行、證券、家電、新能源等行業主題ETF今日資金凈流出額居前。
事實上,在上周,市場資金在各寬基ETF的資金流向已經分化。Wind數據顯示,上周,華夏上證科創板50ETF累計跌幅超5%,卻獲逾11億元的增持,基金份額增加了10.74億份。進入到本周,該基金今日繼續凈流入2.19億元。
同樣地,易方達創業板ETF上周凈值下跌3.64%,凈流入額達5.09億元,今日該基金再獲1.54億元資金凈流入。
而南方中證500ETF在上周凈流出額居前,遭到13.44億元資金減持,該基金上周累計下跌2.23%;嘉實滬深300ETF也在上周流出4.43億元,累計跌幅達1.04%,不過,今日獲得小幅資金凈流入。
種種市場資金的流向會是未來行情輪動的信號嗎?對此,泰達宏利基金認為,預計在國內疫情轉圜之前,市場大概率都將維持震蕩行情。
他們表示,相較于中美利率倒掛,A股核心還是要看國內經濟基本面。最后可能改善市場情緒的因素包括上海等地疫情好轉、全國物流/運輸數據修復、產業鏈原材料供應充足、企業信貸需求回暖等。
“代表科技成長的創業板近期連創新低,原因還是歸結為‘內滯外脹’大背景帶來的壓力。”海富通基金經理范庭芳認為,本輪疫情對很多行業產生了一些實質性的影響,以汽車及汽車供應鏈為例,江浙滬地區積聚汽車工業,很多整車廠的生產由于管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而消費端的影響更是顯而易見,故汽車行業的供需兩端都受到疫情的實質性影響。
華夏基金表示,截至4月9日,全A共221家公司公布一季度業績預告(披露占比約5%),高景氣領域主要集中在上游周期和高端制造兩大方向,其中成長股仍將是全年的主線收益來源,而價格高位仍能持續,周期股是兼具反轉投資和景氣投資的方向,成長+周期仍是后續市場反彈過程中的投資主線。
金鷹基金則重申近期觀點,即A股反彈并非一蹴而就,底部區域不悲觀。他們認為,行業配置上,中短期,穩增長可關注地產鏈后周期。疫情和外圍經濟壓力下,預計穩增長政策仍將持續發力。后續政策未落地顯效前,仍可逢低參與。穩增長主線除了地產、銀行以外,可左側關注地產鏈后周期品種。
此外,科技板塊可參與PEG視角下的景氣賽道。他們表示,可自下而上、關注以PEG視角衡量、具有性價比的科技板塊,在經歷資金面和情緒面的大幅沖擊后,重點關注一季報展示的業績持續高增和性價比較優的高景氣板塊或景氣改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