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公募基金2022年一季報陸續披露,知名基金經理丘棟榮、陸彬一季度重倉股也隨之浮出水面。
公募基金2022年一季報披露由中銀基金拉開序幕后,中庚基金、匯豐晉信基金等基金公司也陸續披露了旗下基金一季報。
中庚基金、匯豐晉信基金也是首批披露權益類基金一季報的基金公司,知名基金經理丘棟榮、陸彬一季度重倉股也隨之浮出水面。
截至4月18日,已有多家基金公司旗下25只基金披露了其一季度報。
![]()
匯豐晉信基金陸彬:
重倉贛鋒鋰業(002460,診股)、寧德時代(300750,診股)、廣匯能源(600256,診股)
4月16日,“2020年股基冠軍”陸彬管理的匯豐晉信低碳先鋒、匯豐晉信核心成長、匯豐晉信智造先鋒、匯豐晉信研究精選、匯豐晉信動態策略混合5只基金披露了2022年一季度報告。
一季度,這五只基金均沒有實現正收益,基金凈值下跌均超過10%。
具體來看,這五只基金在一季度倉位變化不大。其中,匯豐晉信低碳先鋒、匯豐晉信核心成長、匯豐晉信動態策略和匯豐晉信智造先鋒一季度末股票倉位均超過90%,匯豐晉信研究精選在一季度末股票倉位達87.81%。
一季度末,陸彬在管基金規模307.14億元。其中,匯豐晉信動態策略混合規模最大,達102.73億元,一季度基金凈值下跌達13%。
一季報顯示,贛鋒鋰業、寧德時代、廣匯能源、東方財富(300059,診股)、萬科A(000002,診股)、天齊鋰業(002466,診股)、鹽湖股份(000792,診股)、中國平安(601318,診股)、雅化集團(002497,診股)、凱萊英(002821,診股)為匯豐晉信動態策略一季度前十大重倉股。
從持倉變動來看,匯豐晉信動態策略在一季度分別大幅加倉廣匯能源、東方財富1873.16萬股和1348.15萬股。此外,該基金加倉鹽湖股份、贛鋒鋰業、寧德時代683.92萬股、251.65萬股、96.92萬股。
匯豐晉信動態策略在一季度減持萬科A953.59萬股,季末持倉市值4.13億元。
中庚基金丘棟榮:
重倉美團-W、中國海洋石油、魯西化工(000830,診股)
4月15日,中庚基金披露了旗下5只權益類基金2022年一季度報告,也是首家披露權益類基金季報的公募基金公司。
知名基金經理丘棟榮掌管的中庚價值領航、中庚小盤價值、中庚價值靈動和中庚價值品質一年持有4只基金的一季度重倉股也浮出水面。
截至報告期末,丘棟榮在管基金規模203.38億元。丘棟榮所管4只基金在一季度基金凈值增長從-6.19%到6.98%不等。其中,中庚價值品質一年持有一季度收益最高,基金凈值增長達6.98%。
中庚價值品質一年持有一季度保持了相對較高的權益配置倉位,股票倉達93.04%。同時,基金報告期內港股配置比例繼續維持在基金合同約定區間內的較高水平。
一季報顯示,美團-W、中國海洋石油、魯西化工、中國宏橋、常熟銀行(601128,診股)、中國海外發展、快手-W、蘇農銀行(603323,診股)、明泰鋁業(601677,診股)、柳藥股份(603368,診股)為中庚價值品質一年持有前十大重倉股。
從持倉變動來看,中庚價值品質一年持有分別加倉中國宏橋761.85萬股、快手-W310.5萬股。
此外,該基金在一季度分別減持中國海外發展451.5萬股、中國海洋石油283.9萬股、明泰鋁業15.92萬股。
3月份,基于對中國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穩定發展的信心,中庚基金基金經理在一季度對其產品進行了自購。
基金公告顯示,基金經理丘棟榮將于2022年3月18日(含)起十個交易日內追加購買所管產品中庚價值品質一年持有不低于1500萬元;陳濤、曹慶將分別將購買所管的中庚價值先鋒不低于500萬元、200萬元。
一季報中顯示,基金管理人于2022年3月30日通過直銷柜臺申購中庚價值品質一年持有1356.6萬份,交易金額1999.9萬元。
把握結構性機會
一季報中,基金經理也指出了后續重點關注的投資方向。
2022年年初,陸彬認為主線是價值回歸和優質成長。在2月底的俄烏沖突升級之后,市場出現了加速下跌。陸彬認為,短期的風險事件對于A股市場的長期價值影響有限,因此在基本面依然向好的背景下,當市場出現短期劇烈波動的時候,主動承擔風險或許是比規避風險更好的選擇。以一年兩年的維度看,很多股票的隱含回報已經非常有吸引力。
陸彬在一季報中指出,未來會重點關注三類投資機會:一是和資源能源相關的、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受益的行業;二是醫藥和新能源車等需求比較確定的行業;三是互聯網、計算機、傳媒等行業。
丘棟榮認為,中國的“穩增長”與全球范圍內的“防通脹”是當前最重要的宏觀背景。A股結構性高估和低估依然并存,市場機會仍偏重結構性機會和預防結構性風險,重視偏重供給因素的價值股和調整充分且長期前景依舊光明的成長股,有可能通過把握好結構性機會獲得較大超額收益。更值得重視的是,港股大幅度的調整,從估值、基本面因素和流動性等方面看,港股的機會由結構性機會轉為系統性機會,值得戰略性配置。
“重點關注的投資方向來自四個方面:一是港股中資源能源為代表的價值股、部分互聯網股和醫藥科技成長股;二是大盤價值股中的金融、地產等;三是能源、資源類公司;四是中小盤價值股和成長股,主要是廣義制造業中具備獨特競爭優勢的細分龍頭公司。”丘棟榮進一步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