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消息,國務院國資委印發《關于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改革有關事項的通知》,國投集團、華潤集團、招商局集團、中國建材和中國寶武五家央企正式轉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
據業內人士向《科創板日報》記者介紹,在轉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后,這些央企的主要業務板塊將變為投資。“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要比國有產業公司更靈活,聚焦戰略投資板塊,以國家戰略性投資為主,更市場化一些,在現在的經濟環境下,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拉動實體經濟。”
亦有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隨著上述央企正式轉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后續改組的以及新建立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將會進一步增加,一級市場的國資占比將進一步增大,“市場化機構可能會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在爭取項目份額以及募集資金方面都會有更大壓力”。
5家試點央企轉正
2014年以來,國務院國資委分別選擇了19家央企開展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
根據2018年發布的《國務院關于推進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試點的實施意見》,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是為了“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實現國有資本所有權與企業經營權分離,實行國有資本市場化運作”。
同時,“以服務國家戰略、優化國有資本布局、提升產業競爭力為目標,在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按照政府確定的國有資本布局和結構優化要求,以對戰略性核心業務控股為主,通過開展投資融資、產業培育和資本運作等,發揮投資引導和結構調整作用,推動產業集聚、化解過剩產能和轉型升級,培育核心競爭力和創新能力,積極參與國際競爭,著力提升國有資本控制力、影響力”。
有市場分析概括,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是國資監管體制改革和市場化運作的產物,從事戰略性產業控股和培育。
鯨平臺專家、Co-Found創投秘書長張新原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從試點情況來看,國資委監管的央企在總部和業務分部的授放權管控、資產和資本的運營管理模式、重點面向市場的經營機制等方面進行探索,成效顯著。“這樣的改革,充分發揮了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在授權經營、結構調整、資本運營、激發企業活力和服務實體經濟等方面的功能作用。”
公開數據顯示,此次轉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的國投集團,截至2021年7月,管理基金總規模1971億元,累計投資600多個項目,其中,63個項目已在科創板上市,占科創板上市企業的20.9%。
據國投集團方面表示,其還在開展直接投資業務,“發揮基金的‘觸角’和孵化作用,集團在合適的時機,對基金投資的高技術項目進行控股,發揮國有資本在新產業培育的影響力、控制力和帶動力”。
正式轉正的央企之一招商集團,近年來亦在股權投資方面動作頻頻。《科創板日報》記者梳理發現,招商局集團旗下有多個股權投資平臺,管理基金數額龐大,且在一級市場表現活躍。相關統計顯示,僅招商局資本一個平臺,就管理有50只基金,基金規模達到2800億元。2021年,招商局資本投資項目數33個,總投資金額49.96億元。各項數據在國資PE中都位居前列。
中國寶武則在去年底聯手國家綠色發展基金等多個LP,發起設立了寶武綠碳私募投資基金。該基金規模達到500億元,其中中國寶武出資比例達到53%。目前該基金尚無公開的對外投資記錄。
壓力給到市場化投資機構?
鯨平臺專家、簡基金首席研究院張竹然向記者表示,央企是統一大市場最終的落實主體,“五家央企正式轉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意味著其開始正式承擔相關職責,從經濟和政治兩個方面落實中央的政策意圖。可以根據自身業務實際整合產業鏈,廣泛進行戰略投資和財務投資”。
鯨平臺專家、財經主播羅攀登則認為,“它可以理清央企國企的經營職責;在國家層面提高整個綜合收益水平,也就是說除了稅收,未來央企對外股權投資獲得的收益,也將成為重要的收入構成;這類型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融資能力將得到優化,這對它們投資的公司來說,也將有助于這些公司的發展。”
張新原則表示,當前來看,五家央企的正式轉型,也呼應了國資委近日發布的《關于中央企業助力中小企業紓困解難促進協同發展有關事項的通知》,通知要求央企在具體支持上著重在股權投資方面突破,要加大中央企業在股權和創投方面對中小微企業的投資和支持力度。
鯨平臺專家、山東濟高舜星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總監劉烜宏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其注意到很多地市較早前就已經開始成立這類地方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很早了,都覺得是正常了,基本上每個區都有一個。”
《科創板日報》記者查閱公開報道發現,早在2016年底,山東省新建改建的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就達到了13家。另有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8月,已公布的中央和地方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和運營公司試點達到140多家。其中東部地區數量最多,占比超過50%。
有市場人士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隨著此次大型央企轉身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可以預見,未來這類公司將會越來越多,對于民營市場化機構來說,這意味著更激烈的競爭。“在募資上和項目端,民營市場化機構都會受到沖擊,它們可能會更難拿到好項目的投資份額,最后面臨投也投不出、募資又很難募到的尷尬局面。”
據了解,上述國資委發布的通知顯示,其余12家央企需要繼續試點,包括中糧集團、保利集團、中遠海運集團、五礦集團和中廣核集團等,還有兩家并未被國資委提及是否“轉正”或“繼續試點”。
關鍵詞: 投資公司 一級市場 央企轉為國有投資公司 國有資本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