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沒有危機,滿眼都是機會。”在8月26日下午的中期業績發布會上,與籠罩在許多房企頭上的低迷氛圍不同,綠城中國董事會主席張亞東表示,綠城會在下行的市場中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預計在未來三年后大概能占到行業的3%,份額會逐漸提高。
2022年上半年,綠城中國營業收入647.31億元,同比增長79.14%。合約銷售額為1128億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717億元下降34.3%。根據中指研究院數據,百強房企上半年銷售額平均同比下降48.6%,1-7月銷售額同比下降47.3%,綠城降幅小于業內平均水平。
即便如此,綠城仍然對今年3月在2021年年度業績會上定下的3300億元目標做出調整。
綠城執行董事及副總裁李駿表示,年初董事會給經營層下達的銷售任務保底版是3100億元,挑戰版是3300億元,即便是維持現在的情況,可能在3300億元基礎上下探一些,但是肯定能完成3100億元的保底目標。如果能在現有基礎上還有進一步回暖,回暖的比較好,公司對3300億還是有信心。
利潤方面,2022年上半年,綠城股東應占核心凈利潤37.26億元,同比增長36.7%。不過,受多重因素影響,綠城期內歸母凈利潤僅為18億元,同比降幅超25%。結轉毛利率為17.4%,而2021年全年為18.1%。
綠城執行總裁耿忠強解釋,結轉毛利率進一步走低的原因是結轉項目多為三年前甚至更早前拿的地,當時土地市場競爭激烈,毛利率偏低。
綠城也在提升地塊利潤的兌現度方面有所動作。綠城執行董事及行政總裁郭佳峰介紹,在拿地方面,綠城投資的總個數會減少,權益會增加,對投資的要求也更高了,要求“零失誤”。
他表示,綠城拿地的投資模型要求是利潤率8%之上,“今年的土拍,企業參與少,綠城的拿地凈利潤符合要求,部分項目還超過了,比如北京的項目接近10%,杭州的項目接近9%”。
耿忠強也表示,今年上半年綠城獲取的地塊質量比以往要高,凈利潤接近10%。“更重要的是現在來看,最近拿地的兌現度可能比過往更高。”
郭佳峰認為,隨著行業形勢的逐級回暖,一些公司出局,競爭可能會弱一些,相信接下來的兌現度會更進一步提高。
拿地選擇方面,綠城更傾向于把握公開市場的機會。根據半年報,今年上半年,綠城在8個城市新增20個項目,總建筑面積約313萬平方米,權益貨值554億元。從城市能級來看,一二線城市新增貨值占比達到90%;重點聚焦長三角和京津冀地區。
郭佳峰介紹,上半年,綠城基本上都在公開市場上拿地的原因在于,公開市場上面的項目質地更好。他透露,收并購方面也談過很多家,雖然市場上項目量很大,但都有挺多問題。尤其很多項目是2020年或者2021年年初拿的地塊,地價都比較貴,有些已經開發過了的地塊規劃設計和綠城的品質要求還有一些差異。“所以我們較少考慮收并購,基本上都在公開市場上拿,下半年綠城也會堅持這樣的拿地方式。”
除了提高拿地風險的把控,提高地塊利潤兌現度,綠城也從組織架構和人員方面入手提升效益。張亞東在會上介紹,組織架構上,綠城將從原來擴張的三級架構,變為更加聚焦的二級架構。綠城下一步將弱化區域,強化城市公司,變成集團—城市公司兩級架構。由原來的放權到現在逐步地、部分地收權進行強管控,以保證公司品質的均好性,提升項目和經營的品質。
張亞東還提到,今年到目前為止,綠城已經通過架構調整優化了將近2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