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9日,北交所通報2022年第43次審議會議情況:安徽泰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泰達新材”)不符合發行條件、上市條件或信息披露要求。其成為北交所首單被否IPO。
公開資料顯示,泰達新材創建于1999年,是一家重芳烴氧化系列產品偏苯三酸酐和唯一一家均苯胺酸胺研發制造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第一、第二大股東是柯伯成與柯伯留,持股比例分別為28.65%和25.93%;國元證券做市專用證券賬戶則為其第九大股東,持股比例為1.04%。
北交所關注三事項
通報顯示,北交所上市委員會主要關注了泰達新材的毛利率變動、收入利潤增長以及供應商等問題。
2018年至2021年,泰達新材偏酐產品毛利率從9.62%一路飆高至30.74%,逐年快速增長趨勢與可比公司不一致,且2020年以來毛利率顯著高于同行業可比公司。據此,北交所要求泰達新材說明毛利率快速增長的原因、合理性以及是否可持續。泰達新材招股書顯示,可比公司百川股份2019年至2021年毛利率分別為11.10%、12.06%和13.00%,百川股份三項數據分別為10.54%、7.44%和12.54%,泰達新材三項數據則分別為14.48%、25.95%和33.26%,明顯高于同比公司水平。
再者,泰達新材報告期內營收分別同比增長50.11%、35.99%,凈利潤同比增幅則分別達到516.4%和84.18%;另一方面,泰達新材2016年至2019年凈利潤呈現顯著下滑趨勢,至2020年才大幅增長。北交所據此要求泰達新材說明2020年凈利潤改變大幅下滑趨勢且大幅度上升的主要因素與可持續性,以及報告期內凈利潤增長顯著高于收入增長的原因。
最后,泰達新材偏三甲苯供應商安慶億成生產裝置自2016年投產至2019年期間生產不穩定,因此泰達新材期間采購量不大。2019年底,安慶億成因流動資金壓力大考慮讓客戶提前預付貨款、降低價格的方式獲得泰達新材支持。當年12月,泰達新材與安慶億成達成戰略合作意向,安慶億成成為泰達新材的偏三甲苯主供應商并提供較市場價格平均每噸200到300元的優惠。北交所據此要求泰達新材說明公司凈利潤變化時點同其與安慶億成達成合作的合作時點吻合作出說明,是否存在利用供應商調節利潤的情況以及兩家公司之間是否存在關聯關系等。
招股書顯示,泰達新材此次擬公開發行不超過862.50萬股(含行使超額配售權),占本次發行后總股本的16.55%。此次IPO擬募資1.12億元,用于年產1.5萬噸偏苯三酸酐擴建項目(二期)、補充流動資金項目。
北交所效應凸顯
同在9月19日上會的恒太照明當日過會,其主要從事工業照明和商業照明產品研發、制造、銷售及服務。恒太照明于2019年8月1日在新三板掛牌,從北交所IPO獲受理到審議通過共經歷82天。
近期,北交所IPO審核明顯提速。本周,北交所將舉行四場審議會議,上會企業為7家,創下北交所單周上會企業數量新高。此前于9月2日,新芝生物(430685.NQ)、億能電力(837046.BJ)、硅烷科技(838402.BJ)、天馬新材(838971.BJ)、華嶺股份(430139.NQ)與海能技術(430476.NQ)6家擬北交所上市企業同日獲得證監會核發IPO批文。北交所效應下,新三板也迎來一波掛牌熱潮。
北交所成立近一周年以來,明顯激活和帶動了一批公司在新三板掛牌。開源證券數據顯示,北交所自成立后,新三板每月掛牌企業數量在個位數區間內波動,今年5月躍升至16家,6月至9月則分別為31家、22家、45家和35家,數量水平有較大幅度提升。行業方面,高端裝備制造、TMT、化工新材料、消費、生物醫藥五大行業企業數量達201家,占比達87.77%。來源地方面,江蘇、浙江、廣東與北京占據前四位,分別為42家、35家、26家和15家,合計占到總數的51.53%,且出現北交所開始拉動河南、安徽等中部地區優質企業加速資本化的新趨勢。
此外,新三板新掛牌公司在營收和利潤體量上提升,從135家企業達到北交所上市財務標準新掛牌公司的財務指標來看,平均營收規模為3.09億元,凈利潤3022.39萬元;2022年5月后掛牌的公司平均營收規模3.88億元,平均凈利潤3832.20萬元,營收和利潤上進一步提升。其中共有135家企業已初步符合北交所上市的財務標準,還有27家公司2021年的凈利潤超過5000萬元。
據北交所數據,截至9月20日,北交所共有上市公司110家,總股本158.24億股,流通股本90.89億股。總市值1849.88億元,流通市值1110.04億元。
開源證券北交所研究中心總經理諸海濱表示,新三板市場被激活,優質企業加速掛牌,同行業掛牌潮初顯隨著北交所近一年的平穩運行,新三板掛牌市場也隨之被激活。北交所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培養也加快了未上市專精特新企業的上市步伐。相較于創業板、科創板市場較高門檻和較長排隊時間,新三板-北交所這一上市路徑優勢明顯。五大行業產業集群呈現虹吸效應,同行業掛牌潮現象也初步顯現。
關鍵詞: 北交所首單被否IPO 泰達新材 高端裝備制造 化工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