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A股市場延續了下跌的走勢,大盤一度失守2800點,直到上周五終于出現大幅反彈,一根大陽線稍稍給股民帶來點信心。不過,今天滬指低開后繼續震蕩。都說“五窮六絕七翻身”,7月份,A股能回暖嗎?
信心?公司業績持續增長
多家機構認為,判斷資本市場的長期走勢最根本還是要看經濟基本面和企業盈利。當前,中國經濟穩中向好,大部分上市公司的業績在持續提升,助推經濟社會發展的改革措施不斷落地,這些都是中國資本市場長期穩健發展的底氣。
7月5日定向降準措施將實施,市場預計將釋放7000億元資金,可以及時緩解上半年的資金緊張,同時可以提前釋放7月、8月的市場壓力。如果將流動性視為金融市場的血脈,那么實體經濟就是金融市場的基石。1至5月,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31個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增加。財政部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全國財政收入同比增長12.2%,其中稅收收入增長15.8%。
市場?底部特征明顯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分析說,現在上證指數的估值已低于當年的1664點和1849點,整個市場處于嚴重的超跌狀態,“很多投資者都在擔心市場會不會進一步下跌的問題,客觀說,近期市場的一些利空因素依然存在,但也有一定的利好,比如近期央行實施今年第三次降準,且這次降準是定向降準,將5000億元用于支持一些符合條件的企業進行債轉股,減輕了一些高負債企業的負擔。”楊德龍稱,7月份,隨著利空因素逐步釋放,利好因素不斷累積,大盤有望迎來難得的轉機。他還指出,從市凈率來看,近四成的個股市凈率當前已低于1.5,破凈的股票數量接近200只,這說明現在市場已具備了底部特征。
策略?避免頻繁的交易
楊德龍指出,從市場的成交額來看,兩極分化更是嚴重。當前約兩成左右的股票吸引了全市場近七成的資金,這意味著八成股票僅占全市場30%的成交資金。數據說明,市場資金正逐步偏好一些行業的龍頭股、白馬股,而一批高估值的小盤股和績差股正不斷下跌,淪為無人問津的股票。他建議投資者一定要樹立價值投資理念,積極擁抱優質藍籌股,遠離績差股和高估值的小盤股,同時避免頻繁的交易。
后市?受外部環境左右
財經評論員郭施亮告訴記者,對于今年而言,一方面是金融市場去杠桿力度的延續,而從資金端去杠桿到資產端去杠桿,股市非理性波動壓力加大;另一方面則是股權質押平倉風險的陸續引發,而股市跌破3000點之后,A股上市公司“無股不押”的問題卻受到了較大程度上的沖擊,此外,則是外部環境的不明朗預期。股市內外部環境的持續惡化,由此加劇了市場的波動風險。記者 于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