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于廣東自貿區核心位置的前海深港基金小鎮是國際化、市場化、專業化的金融產業特色小鎮,是前海標志性的產業項目,也是深圳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一張新名片。
前海深港基金小鎮于2018年11月22日正式開園,在這一年,不論是產業聚集還是園區運營,都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績。截至目前,基金小鎮已有60余家機構簽約入駐。
中國華南區首家外商獨資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東亞聯豐、中國首家外資控股合資公募基金——恒生前海基金、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中國(深圳)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全球知名私人財富管理公司——UBS瑞銀、中銀香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的境內全資附屬公司——盈進股權投資、國內排名領先的私募證券投資基金——高毅資產,以及數十家知名境內股權及證券投資基金、公募基金、知名金融服務商等,這些重量級的“好友”構成了前海深港基金小鎮的金融“朋友圈”。
在開園至今的一年里,基金小鎮做了哪些突破性的嘗試?如何突顯深港特色?未來又將如何完善運營模式,從而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前海模式?筆者日前專訪了深圳市前海深港基金小鎮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蔡杰。作為前海深港基金小鎮創始團隊成員之一,蔡杰表示,基金小鎮從設立之初的目標就是打造環境一流、模式創新、產業鏈完整、服務精準的深港基金生態圈,成為國內外的基金產業集聚區和跨境財富管理中心。本著這一目標,在過去一年里,各項工作都是圍繞產業聚集和園區運營開展的。
結合深港兩地在基金產業領域的優勢
作為國家金融改革創新的前沿陣地,前海是全國基金聚集密度最高的區域。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9月,深圳在中基協備案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共4571家,約占全國20%,位居全國第二;存續合伙型、公司型基金數量3388只,位居全國第二。其中,前海已登記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數量和規模均約占深圳市總量的七成。
在前海擁有龐大數量管理人的背景下,基金小鎮希望通過基金產業聚集,重點引進風險投資基金、對沖基金、大型資產管理等各類財富管理機構,構建前海產業集聚區。蔡杰表示:“財富管理機構需要在特定區域集中發展,在空間形態上形成聚合,產生集聚效應。這也被證實了是最適合財富管理行業發展的新興模式,格林尼治基金小鎮就是一個例證。前海深港基金小鎮位于前海金融先導區——桂灣片區的核心位置,是前海金融創新和打造財富管理中心的重要實體載體。小鎮要吸引各類成熟資本在前海集聚,逐步打造前海的財富中心。”
此外,吸引港資金融機構來小鎮落戶,推進跨進金融業務創新,也是基金小鎮的產業聚集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前海已累計注冊港企總數突破1萬家、注冊資本突破1萬億元,經濟總量占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的22.96%,前海已成為粵港澳合作最緊密最成功的區域之一。深港合作是前海的重要使命,在深港產業合作、人才合作、跨境貿易合作、金融創新合作等方面,前海都有較多探索。
“在基金行業中,香港是亞洲對沖基金中心,吸收了大批業界知名的對沖機構,服務對沖基金的券商、銀行等也應運而生,形成金融生態鏈,這是香港的優勢。作為中國硅谷,深圳是科技創新的高地,聚集了大量成長型企業,不少企業從小企業開始發展,通過創投孵化培育一直到上市。圍繞這些創新企業,聚集了大量優質的創投基金和創投機構。例如天圖、松禾、達晨、東方富海、創東方等,這是深圳的優勢。”蔡杰表示,如何把深港兩地在基金產業領域的優勢結合起來,成為基金小鎮推動深港合作的重要命題。
為此,基金小鎮在項目規劃定位中就緊密結合深港合作這一重要方向,吸引海內外大型對沖基金及外資財富管理機構落戶前海,以VC、PE、天使投資為龍頭引入各類投資機構入駐,為創業提供資金支持,并打造資金融通、支付和金融信息中介等新興金融企業集群。
作為深港合作的成功案例,基金小鎮在華南首家外商獨資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東亞聯豐的申請及其設立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蔡杰表示,這使得前海成為繼上海后,全國第二個海外資管機構在境內設立全資資管子公司的自貿片區,是前海在證券私募行業對外開放的重大成果,在香港知名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中產生了很好的示范效應。“此舉將吸引更多國外特別是港澳地區的知名基金管理人來前海聚集,進一步提升深圳金融國際化水平。”他表示,“基金小鎮通過引進外資財富管理機構,將全球知名的優質私人財富管理服務,與國內龐大的高凈值人群財富管理需求市場緊密結合起來,推動金融市場的進一步開放。”
“在深港合作方面,從物理硬件到機構設立及資金配套,基金小鎮都在解決打通資金整體流向的問題,未來隨著金融市場開放程度進一步提升,一定還會有更多金融創新舉措。”蔡杰表示。
創新金融產業園區運營模式獲認可
目前國內大多數基金小鎮普遍憑借政策優勢吸引金融企業前去注冊,以期快速實現注冊機構數量的增加,而前海深港基金小鎮沒有走“注冊制基金小鎮”的路線。蔡杰認為:“將基金產業與園區空間緊密結合是基金小鎮的核心優勢之一,來園區的金融機構客戶必須實地辦公,園區產業氛圍才能真正形成。無論是備案、注冊,還是資金募集、項目對接都需要一個特定載體,運營服務才能有的放矢開展。”
在園區的金融產業運營方面,蔡杰表示,產業運營是基金小鎮獲得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所在,基金小鎮在企業資源和人才儲備上有自己獨特的優勢。基金小鎮與各地方政府、金融行業監管部門都建立了密切聯系,可隨時了解最新的產業規劃及政策導向,調整產業服務的方向,更加精準服務客戶。此外,公司員工團隊多數來自銀行、券商、基金、投行等金融機構,熟悉各金融行業各細分領域的業務模式和運作流程,可以更有效為客戶對接渠道、解決問題。
基金小鎮為金融機構提供一站式金融管家服務、跨境業務咨詢及申請輔導、投融資對接等。未來還將會涉及金融產業的方方面面。比如,雖然國內基金公司的業務也會涉及托管、估值、風控、財務、信息披露等方面,但行政管理業務尚未發展成熟,未實現集中。所以,前海深港基金小鎮將抓住這個機會,通過提供一攬子服務來解決基金公司的難題。
“明后兩年,小鎮計劃將前期的摸索和嘗試逐一落地,為客戶找場景,為項目找資源,為資金找標的,把服務產品化進一步推廣到市場,使基金小鎮成為一個具有品牌和示范效應的金融產業園區。并以此為支點,撬動一批優質金融機構匯聚前海,打造深港金融‘生態圈’。”
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基金小鎮會繼續拓展市場,將服務產品化,嘗試、探索金融產業園區運營的“前海模式”,為全國各個地方提供可復制推廣的經驗。蔡杰介紹,基金小鎮的模式創新受到不少地方認可,目前與內地多個城市都達成了合作意向。
“依托香港、服務內地、面向世界”是前海建設發展的重要使命,而前海深港基金小鎮秉承這一使命,將自身發展與前海開發開放大局結合起來,將香港對沖基金優勢與深圳創投基金優勢結合起來。將全國各地產業優勢和深圳金融資本資金優勢結合起來,在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大背景下,基金小鎮將充分發揚先行先試敢闖敢試的開拓精神,摸索出一套完整的金融產業集聚、園區運營的運作方式,金融產業園區運營的“前海模式”將從這里走出去。
關鍵詞: 深港特色金融產業集聚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