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薇 常濤)“隨著5G賦能千行百業向更深層次和更廣領域探索,這將為高通以及我們的合作伙伴帶來更多合作和發展機遇。”在2023第七屆世界智能大會期間,高通公司中國區董事長孟樸在接受中新經緯專訪時表示。
高通公司中國區董事長孟樸 受訪者供圖
5G發展有不斷向前推進的空間
(資料圖)
隨著6G概念的興起,5G技術的紅利期是否已經消失?孟樸指出,對于很多大眾用戶來講,某一個代際的通信技術只有已經實現與尚未實現的分別;但對于產業來講,一代技術實際上有一個不斷演進的過程。
在孟樸看來,現在仍處于5G這項技術發展的中期。他表示,自2019年在中國正式商用以來,5G帶動了大量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從而進一步推動了數字化經濟的發展。國家也在明確支持這一領域的發展,在2020年明確了新型基礎設施的范圍,并加快部署新基建項目。其中,5G在新基建中處于非常重要的位置。
孟樸介紹,在過去幾年里,高通公司與產業內的移動運營商、終端廠商,以及眾多行業伙伴等一起合作,不僅為廣大消費者提供了各種各樣的5G智能終端,也在積極擴展5G在垂直領域的應用。
同時,孟樸強調,5G的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有不斷向前推進的空間。他舉例說,5G標準的制定,Release 18正在進行,5G-Advanced也開啟了新一輪5G創新。在現有5G技術基礎上,5G-Advanced將支持更多擴展特性,比如面向較低復雜度物聯網終端和更多領域擴展的NR-Light(也被稱為RedCap)、增強的工業物聯網、非地面網絡等,這將使5G走進更廣泛的行業和應用。
孟樸認為,截至目前,5G已經實現了很多技術特性,比如大帶寬、低時延、高可靠性,以及海量的物聯網連接。但這些技術特性的落地速度存在差異,比如消費者對于大帶寬的感受可能并不強烈,因為目前在這一特性上,5G還遠遠沒有釋放出全部的潛力,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頻率不夠——目前5G用到的主要還都是Sub-6GHz頻段,它可用的頻率是有限的。
“我們也在與產業各方溝通,致力于推動5G在毫米波頻段上的應用,從而真正發揮5G大帶寬的技術特性,使得消費者和行業都能享受到5G發展帶來的極大便利。”孟樸說。
AI驅動的新科技升級周期或到來
近期,ChatGPT的討論熱度不斷攀升。孟樸判斷,近一段時間,基于大型語言模型的ChatGPT引起廣泛關注,可能會創造一個由AI驅動的新科技升級周期。
“通過這些大型語言模型,或許將會為眾多用戶呈現出可感知的AI性能,這將改變用戶的使用體驗。”孟樸談到,比如像ChatGPT這樣的與語境相關的對話,如果用戶的使用習慣已經被改變,會開始頻繁地與手機、電腦、汽車等進行對話。
據介紹,在2023世界移動通信大會期間,高通首次展示了讓Stable Diffusion在安卓智能手機上運行。Stable Diffusion是一個流行的基礎生成式AI模型,能夠基于文本輸入來創作圖像,此前主要限于在云端運行。利用高通AI軟件棧執行全棧AI優化,最終讓Stable Diffusion在智能手機上運行。
“在智能手機上運行Stable Diffusion只是開始,這意味著為了讓其在手機上高效運行所做的優化,也可以用于高通賦能的其他平臺,包括筆記本電腦、擴展現實頭顯和幾乎所有其它終端。這對行業來說是非常振奮的,同時這也是目前高通公司的重點研究領域之一。”孟樸說,高通既有能力在終端運行這些模型,也可以在終端設備與數據中心之間運行混合式AI。混合AI在云端和邊緣終端之間分配并協同處理AI工作負載,這樣才能實現AI的規模化擴展并發揮其最大潛能。
他認為,這些因素有可能為眾多行業創造全新機遇。以手機為例,手機用戶可能會因為AI的性能而選擇升級智能手機。在汽車行業,生成式AI也正在為汽車駕乘提供高度個性化的體驗。此外,通過生成式AI,物聯網領域將進一步受益。
孟樸透露,在19日召開的世界智能科技創新合作峰會上,他將分享高通在AI領域的最新成果。他表示,隨著生成式AI的飛速普及和計算需求的日益增長,混合AI架構通過在云端和邊緣終端之間分配和協同處理AI工作負載,可以實現AI的規模擴展和發揮其最大潛力,提供成本、能源、性能、隱私、安全和個性化方面的優勢。(更多報道線索,請聯系本文作者魏薇:vivi1257@163.com)(中新經緯APP)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羅琨 李中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