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用上新科技,立馬見效益!”“上了新設備,產能翻幾倍!”眼下,“科技和創新”成了民權縣企業家們口中的“熱詞”。
5月31日,在地處雙塔鎮的中沃門業有限公司,鋼質門生產車間員工王超群正在電腦前輕點屏幕操縱機床,一旁的大顯示屏上幾組數據提示著原材料的規格型號及數量余額。
中沃門業總經理鄭威說:“這只是我們實施數字化、智能化提升工程的一個縮影。從產品趕超到服務升級、從精益生產到智能制造,我們無一不是靠科技賦能來完成的。”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第一動力。中沃門業每年拿出500萬元的專項經費用于新產品新技術的研發,讓傳統制造業煥發新活力。“我們正在與中國科技大學國家火災科學重點實驗室積極對接,爭取盡快在民權建成一個國家級的產學研轉化基地,讓‘科技之花’在中沃‘結果’。”
無獨有偶。位于民權縣高新區的河南省利盈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是高科技賦能的受益者。公司董事長張中魁對“高科技”情有獨鐘:“我們與中國科學院大學合作承擔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醫療垃圾智能化無人接觸式收運技術及關鍵裝備研究,該技術已經在研究領域獲得了13項實用新型和5項軟著的認證,并提交了5項發明專利的申請。這些技術都具有很高的創新性和實用性,我們已將此同步到企業生產中,為醫療垃圾收集、運輸和處理提供了一種更高效、更智能的解決方案,收到了良好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近年來,民權縣緊緊圍繞“強合作、促轉化,興產業、強支撐”,優化科技服務、深化科技合作,走穩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之路,使全縣科技創新實力、能力、潛力顯著增強,科技賦能有力助推了該縣的產業轉型升級。該縣把準“高”“新”定位,不斷加強高成長性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等科技創新主體培育,加快建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研發機構,為企業發展搭建技術創新創業平臺。截至目前,全縣已建成香雪海冷鏈等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2家、利盈環保科技等省級工業設計中心2家;成功創建了河南省制冷裝備中試基地,是全市首個省級制冷裝備中試基地。
民權縣還十分注重高端人才的引進和合作,向“人才”要生產力。他們加強與中科大、浙大等院校及企業的對接合作,擬建華商制冷技術創新中心,最大限度將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最新科研成果在民權中試、量產。他們還充分發揮“民權博士團”作用,建立雙向選擇機制,推動企業和博士合作,引領企業技術創新。截至目前,全縣已成功申報高新技術企業34家、國家級科技型中小型企業備案36家。河南省利盈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中魁入選“中原千人計劃”中原科技創業領軍人才。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