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萊路的這個舊區早已人去樓空。小院里,只留下兩棵參天廣玉蘭,一棵渾身上下搭滿腳手架,另一棵用多根比碗口還粗的鋼管支撐著,樹干周圍還包裹著抱箍,進一步加固。
“這兩棵樹都面臨‘險境’,搭著腳手架的這棵去年已經僅剩10%左右的樹葉量,處于‘病危’狀態;另一棵因為臺風暴雨等天災加上病蟲害嚴重,樹干被蛀空傾斜,倚靠在旁邊曾有的一堵墻上勉強支撐,有發生傾倒的安全隱患。”黃浦區綠化管理所古樹名木保護工作人員何曉雯告訴記者,兩棵古樹自今年3月以來經歷了“大手術”,從修剪枝條、清除腐爛以及樹皮脫落后的大面積創面、改良土壤、支撐加固、拆除違建等多方面,實施搶救復壯。
搶救古樹本就不容易,對這兩棵位于老城廂的古樹的搶救更加難。彼時,它們被違章建筑包圍,生存空間僅兩三平方米,機械設備進不去,只能人工一點點慢慢來。
(資料圖)
病危古樹編號為0701,對它的搶救是難上加難。3月剛開春,葉芽萌動前期是搶救的最佳時期,等不及違章建筑的拆除,園林綠化工人先搭起十多米高的腳手架,爬上去修剪樹枝,去除枯枝、病枝,減少水分蒸發和生長所消耗的樹體內營養。
修剪完樹枝,開始清理樹干腐爛、樹皮脫落后的大面積創面,“0701號的樹皮脫落非常嚴重,很大一片面積都沒了,成了光皮。”何曉雯說,清除創面之后是防腐,涂刷了古樹保護“老法師”特殊配方的桐油,整個工作全是手工活,耗費了一個多月時間。
對兩棵古樹的加固支撐也是此次“大手術”的難點。“比如對0702號的加固支撐,不能事先拆除它倚靠的墻體,否則十多米高的巨大古樹就有可能整體傾倒,所以,鋼管只能從墻體中穿越,輔以鋼索拉住,再固定抱箍,同時打牢地基,確保支撐穩固后,再拆除它倚靠多年的墻體。”何曉雯介紹,由于0702號的樹干不是規整的圓柱狀,所以起固定作用的抱箍也得定制。
為了盡快讓古樹恢復健康,其賴以吸收營養的土壤也相當關鍵。綠化部門將原先受到污染的土壤替換成配方營養土,園林工人細致地對根系進行消毒,促進根系生長。違章建筑拆除后,根系自由生長,古樹終于可以順暢呼吸了。
7月,上海迎來高溫酷暑。相關部門又為0701號鋪上遮陰網,加上清涼噴霧降溫。這場“大手術”才算告一斷落,兩棵古樹進入康復觀察期。
雖然,小院已經人去樓空,違章建筑也已拆除,但依然依稀可辨它們當年惡劣的生存環境。
0701號古樹原先生活在一家餐飲店的廚房和衛生間之間的空檔處,樹穴的生存空間估摸僅兩三平方米。多年來,它飽受著廚房油煙、蒸鍋熱氣的摧殘。2017年,綠化部門觀察到,它的長勢明顯衰弱,開始落葉。到去年,樹上的樹葉量已經只剩下10%左右,處于“病危”狀態,必須立即實施搶救措施。
0702號古樹原先生活在一家民宿的天井里,樹穴生存空間比0701號略大一點點。它的枝葉尚算茂盛,還有花開,但因為常年有病蟲害,從樹根開始往上相當長一段樹干已被蛀空,加上多次臺風暴雨侵襲,樹發生了傾斜,若不是有一堵墻支撐,恐怕會更傾斜,甚至倒下。多年前,黃浦綠化部門對它進行過加固支撐,但受限于空間狹小,也只是暫時性支撐。
眼看著兩棵古樹一棵垂死,一棵有較大安全隱患,綠化部門急在心里,卻因各方面限制,始終無法全面實施有效的搶救復壯措施。
終于,在等待幾十年后遇到了契機,去年,古樹所在地塊被征收,動遷了所有住戶。開發商南房集團、華潤集團主動找到黃浦區綠化部門,表示要提前介入,制定對2棵古樹的建設期保護方案。“這次對兩棵古樹的搶救過程中,區相關部門以及開發商、拆房公司,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部門、古樹專家等多方力量,反復商討搶救措施,多次查看現場,制定了非常細致的保護方案,讓古樹迎來了生機。”黃浦區綠化管理所有關負責人表示。
進入7月中下旬之后,臺風暴雨頻繁,綠化部門在0701號古樹的下半部分安裝了一把特制的“大雨傘”,為它擋雨,防止樹根部積水,影響本就羸弱的古樹生長。
在樹周圍的土壤中,還能發現許多小苗,那是豆科植物的小苗,是綠化部門利用豆科植物固氮的作用,為了給古樹補充氮肥特地種的。
兩棵古樹下的保護牌顯示,它們于1986年被確認為古樹,樹齡100年。如今,37年又過去了。
兩棵古樹當年是誰栽種的?目前,已無人具體知曉,當下最重要的是,希望它們能恢復生機。“目前,已觀察到兩棵廣玉蘭有新的葉芽萌發,生長勢逐漸恢復,但對于0701號古樹我們至少還要觀察一個物候期,看看它明年的新葉萌發以及落葉情況,才能更好地對它的恢復情況進行評估。”何曉雯介紹。
后續,該地塊將圍繞廣玉蘭古樹打造古樹園,相關設計方案正在完善中。
關鍵詞: